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五四青年節”溫家寶憶青春歲月:我的第一份工作【3】

2016年05月04日08:10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五、不能錯過任何一次磨練自己的機會

“人的體力和精力雖然有限,但不要吝惜自己,不能錯過任何一次磨練自己的機會。”——溫家寶

由於區域地質測量工作的特點,地質組、礦產組要經常易地搬家。每次搬家,我都是天不亮就起來,把行李整好﹔然后和同事一起整理炊具、拆帳篷、打馱子。打馱子是件苦事,先要把牦牛雙腿綁好,讓它跪下,再將行李、資料箱、帳篷、糧食、蔬菜等碼在馱子上捆牢。牦牛性野,常狂暴地滿山亂跑,直到把馱子上的東西都甩下來,甚至弄得皮開肉綻。遇到這種情形,我們又得拾東西,又得找牦牛。有時,為了搶時間工作,我們還隨搬家時再跑一條路線。到新的駐地時,常常天快黑了。我們得趕緊選擇有水源和安全的地方卸馱子、搭帳篷,先把廚房整好,撿些干樹枝或牛糞,燒火做飯。然后,再整理自己的事情。

那時,我們大約工作一周左右搬一次家,搬家路程少則幾十公裡,多則上百公裡。每當感到勞累時,我總想:人的體力和精力雖然有限,但不要吝惜自己,不能錯過任何一次磨練自己的機會。

祁連山的傍晚是美麗的,霞光把山嶺照得通紅,那紅色的岩石就像血染的一樣。伴著夕陽,我們下山回到營地。我總是先整理標本和樣品,登記、貼標簽,然后整理資料,將野外用鉛筆繪制的地質圖和素描圖著墨。晚飯后,天完全黑了。群山環抱的山谷,靜得沒有一點聲音。深邃的夜空中,星星是明亮的,每一顆都看得那樣清楚,仿佛離我們很近。我常利用夜晚這段時間讀書和思考。

六、胡楊頑強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精神的象征

“我常常望著胡楊沉思,覺得它頑強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精神的象征。”——溫家寶

立秋后,祁連山的天氣開始冷了,下雪了。我們又轉移到北山,開展高台幅、平川幅的工作。

高台幅、平川幅位於河西走廊以北,在合黎山西段的荒漠戈壁中,海拔1500米以上,屬高原中低丘陵區。那裡完全是不同的景象。一望無際的戈壁沙漠上,有一條條低矮的山嶺。其中,最有名的是長滿了灌木的大青山和小青山。遠遠望去,這兩座山在浩瀚的戈壁沙漠中,像臥伏的兩條青龍。

戈壁沙漠裡沒有大的樹木,隻有一片片沙棘、梭梭、紅柳,還有那“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胡楊。我常常望著胡楊沉思,覺得它頑強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精神的象征。

在高台幅、平川幅的工作也是艱苦的。那裡風沙多,氣候干燥。泉水多為苦水、咸水、臭水,飲用后容易引起腹痛。糧、菜、水都靠外運。沒有路,運輸以駱駝為主。這是另外一種惡劣自然環境對人的磨礪。

我記得,在平川幅榆樹溝站工作時的那個國慶節,分隊唯一的一台解放牌汽車到酒泉隊部拉給養,七天過去了還沒有回來。分隊沒有電話也沒有電台,30多人面臨斷糧。距離最近的居民點是臨澤縣板橋公社,也有50多公裡遠,而且道路是起伏的花崗岩山路和一步一陷的沙窩子路。那一次,為了找糧、找車,我和同事馬海山走了一天一夜。

汽車在沙漠裡行走是困難的,常陷進沙堆而拋錨。我們的車上總要帶幾塊長木板。每過沙地時,就將木板鋪於輪下,車輪在木板上行走。走完木板后,再將軋過的木板取出來鋪在輪下,一段一段交替著往前挪行。

北山風沙多。上山時,一旦碰到突然刮大風,風沙驟起,我們就趕緊往營地跑,否則會迷失方向。1971年秋,我和同事們在平川幅工作。一天下午,大風呼嘯而來,頓時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我急忙敲擊水壺,招呼大家蹲在駱駝旁躲避沙暴。沙塵暴襲來時,白天變為黑天。即使到帳篷外解手,也不敢走遠,怕看不見帳篷摸不回來。每頓飯,飯盒底總有不少沙子。

北山常見的礦產有螢石、石膏、重晶石和煤炭。受地質構造影響,侏羅系含煤地層薄而陡,產狀變化大。有一次,為獲得煤層資料,我下了一個小煤礦的礦井。那礦井有80米深,直徑不到一米。下井時,兩手抓住轆轤繩,兩隻腳踩著井壁兩個窩,手腳並用地一點點下到井底。井底兩側的平巷,正對著煤層的掌子面,平巷不到一人高,得彎腰爬進去。就這樣,我在井底作了一張含煤地層素描圖。上井時,緊緊抓住繩子,借助轆轤一點一點往上爬,碎石片像雨點一樣往下掉。

(整理:記者陳苑)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