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跟著課本去旅行:賞郁達夫筆下京城秋色 重走李白"蜀道難"【2】

2016年08月26日08:5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河北保定:白洋澱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裡,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裡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裡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孫犁《蘆花蕩》

課本告訴你:文中智勇雙全的老英雄“老頭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洋澱被譽為“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白洋澱匯集了上游自太行山麓發源的9條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條溝渠、河道連接的146個大小湖泊群。湖河港汊交錯縱橫,猶如迷宮。

小編告訴你:每年的7月23至9月23日是白洋澱的荷花節,白洋澱有自然形成的千畝荷花澱,每年的農歷5—8月份粉、白兩種荷花盛開,澱內香氣四溢。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少見的白荷花。

河北趙縣:趙州橋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引澗”。

——茅以升《中國石拱橋》(節選)

課本告訴你:想必大家都不會忘記我們學生時期最早接觸的這篇說明文,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為我們詳盡地介紹了中國兩座出名的石拱橋。其中,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的中國第一座石拱橋趙州橋建於隋朝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小編告訴你:古時,民間流傳著許多趙州橋的傳說,最出名的一個便是“魯班神力造橋”的故事。相傳,魯班周游天下,走到趙州,洨河攔住了他的去路。河邊很多人上爭著過河進城。魯班為便利百姓交通運輸,決心自已動手,在河上建橋。魯班的雄心壯志感動了“上帝”,派來了“天工”“神役”支援。在他們的幫助下,魯班用了不到一夜時間,順利完成了這座石拱橋。

山西大同:恆山

從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會仙台。台中像群仙,環列無隙。余時欲躋危崖、登絕頂。

——徐霞客《游恆山記》

課本告訴你: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北岳恆山,是海河支流桑干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恆山古棧道的遺跡,也進入了徐霞客的視線。更讓他動情的是懸空寺壯觀之景:“西崖之半,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台者,懸空寺也。”

小編告訴你: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要在如此陡峭的山上建懸空寺呢?原來,以前這裡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懸空寺建在這裡,可以方便來往的信徒進香。其次,渾河河水從寺前山腳下流過,常常暴雨成災,河水泛濫,人們以為有金龍作崇,便想到建浮屠來鎮壓,於是就在這百丈懸崖上懸空修建了寺院。

四川峨眉山:峨眉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李白《蜀道難》

課本告訴你:李白這首《蜀道難》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給人以回腸蕩氣之感。四川、重慶兩地在三國時代隸屬蜀國,境內四面高山,圍住一塊四川盆地成“天府之國”。古時交通不便,故蜀道難行。但現在,交通便利,想去四川也就是一張機票或高鐵票的事兒。想要體驗“蜀道難”,青年君建議你不妨去峨眉山轉轉。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的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勢高峻,地勢險峭,雲霧繚繞。

小編告訴你:到了峨眉山,你還應該知道“峨眉武術”! “峨眉武術”源於峨眉山,與少林、武當並稱為中國武術三大宗。“峨眉武術”既重視內氣的修煉又講究形體的結合,有“腳似醉漢、手如電、頭似波濤、身如柳”的說法。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