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魅力經久不衰

本報駐越南記者  劉  剛

2017年10月25日06: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越南首都河內市的一些書店裡,越南文版《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名著很容易找到。今年7、8月份,越南電視台還播出了根據原著改編的《西游記》《水滸傳》《三國》等電視劇。隨著這些影視劇在越南一輪輪熱播,中國古典名著在越南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對於大學教師秦文秀來說,四大名著等中國古典名著是他了解中華文化的渠道。“我在讀中文系前,就看過越南文版《三國演義》等作品,大學期間又讀了中文原著。”在被問到為何喜歡這些經典著作時,秦文秀告訴本報記者,首先是興趣使然,自己想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其次,他對原著的語言、文風很感興趣,感到對專業有幫助。

  從事礦山安全管理的潘維慶雖然不懂中文,但從上初中時就到書店租閱越南文版《西游記》《水滸傳》。當時,在越南城區,特別是學校附近有很多專門出租圖書的書店。他和同學用自己的零用錢到書店租一本《西游記》,放學回家后便埋頭扎進書中的神話世界。

  范孟雄是一名政治學學者,雖不懂中文,但他很關注中國古典名著。在四大名著中,他最喜歡《三國演義》。他說,透過《三國演義》,可以了解古代中國國家治理思想。“這些文學作品用不同的創作手法揭示了社會問題。以《西游記》為例,雖然是虛構的神話,但書中對師徒之間、師徒與妖怪之間、妖怪與各路神仙之間微妙關系的描寫並沒有與社會現實脫節。”

  中國駐越南大使館文化參贊彭世團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在越南書店裡,四大名著的越南文版本有十幾個,可見越南讀者對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喜愛程度。他認為,四大名著等作品之所以受越南百姓歡迎,是因為中越兩國文化相通,這些文學作品裡蘊含的哲理與越南社會倡導的價值觀念相契合,很容易讓越南讀者產生共鳴。此外,像《西游記》《三國演義》等作品,已成為不同代際間共同的話題,越南電視台播放《西游記》時,一家三代共同守在電視機前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越南,不同讀者群所關注的中國圖書也有所區別。有的人喜歡古典名著,有的人偏好當代文學。目前,中國國內一些暢銷小說、走紅網絡文學等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文學愛好者翻譯成越南文出版,受到越南年輕讀者的喜愛。

  越南國內關注中國、研究中國的人很多,他們研究領域多樣,對中國圖書的需求不盡相同。越南出版商與中方合作的渠道較多,這為越南讀者了解、閱讀更多有趣、有益的中國圖書創造了條件。一些越南民眾表示,希望兩國有關部門搭建平台,讓中國出版商與越南讀者保持互動,針對越南讀者具體閱讀需求,推介相關領域圖書。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5日 23 版)
(責編:王政淇)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小小螺螄粉做成“三個百億”大產業(人民…
  2. 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深層邏輯(慶祝…
  3.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4.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這樣劃重點
  5. 陳金虎任常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