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專家學者河北遷安探秘神秘古國孤竹

2017年10月29日09:5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學者河北遷安探秘神秘古國孤竹

專家學者河北遷安探秘神秘古國孤竹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作主題演講。 李斌 攝

  28日,第二屆河北遷安“軒轅黃帝文化研討會”在河北省遷安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有關人士260多人參會。與會專家圍繞“遷安與燦爛的孤竹文化”展開研討,現場氣氛嚴謹而熱烈。

  本次研討會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共遷安市委、遷安市人民政府主辦。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中共河南省委原書記徐光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殷商學會會長王震中,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等出席研討會並做主題演講。研討會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大學歷史文化研究所長張希清主持。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原副所長、學部委員,中國殷商學會會長王震中作主題演講。 李斌 攝

  張希清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結合遷安的實際,深入探討黃帝文化精髓,尤其要對孤竹文化的內涵和文化特色、孤竹文化與黃帝文化的關系、孤竹國與遷安的關系、孤竹文化的時代意義等進行進一步研討,進一步豐富遷安黃帝文化的內涵,增進炎黃子孫的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

  遷安市長韓國強在致辭中表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是經濟社會發展強有力的支撐。為加快轉型發展,該市積極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積極培育文化產業,提升了城市內涵,優化了產業結構,凝聚了轉型合力。特別是近年該市把文化產業作為主攻方向,高標准規劃建設了灤河文化產業園,謀劃實施了一大批文化產業項目。依托灤河文化產業區的承載優勢和軒轅黃帝文化的品牌優勢,遷安文化產業實現了高起步、快速發展。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健民作主題演講。 李斌 攝

  隨后,專家學者從考古發現、文獻記載、地理標志、文物遺存等方面,對孤竹國的興衰、名人賢士、國都所在地等進行了詳細論述和探討。

  徐光春演講的題目是《擔當起新的文化使命 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做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實踐者,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他建議有關人士結合遷安實際,對孤竹國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獨特性、代表性、深刻性和傳承性進行深入發掘和研究。

  王震中演講的題目是《孤竹國史述略》。他用大量文獻論証了遷安市是孤竹文化分布的中心區域,孤竹國中心疆域是在灤河與青龍河匯合地域,即現今的遷安市、盧龍縣、灤縣三者交界處,以及三縣所轄地區。據介紹,《漢書·地理志》載:“遼西令支縣有孤竹城,蓋即商之孤竹國,周之令支、孤竹二國也。”令支既今遷安一帶。他還用大量文獻論証了遷安境內存在大量孤竹國遺跡與傳說,遷安市團子山有“次君墓”傳說是繼位為君的孤竹次子之墓﹔遷安有孤竹廟,在今遷安市坨上村南的河心小島,建有“孤竹君廟”,是明嘉靖年間所建,廟內供奉的是夷齊之父老孤竹君,與島隔河相望的南岸,有“夷齊廟”,亦稱“清節廟”,廟內供奉的是伯夷、叔齊,廟為明景泰年間所建。

  在題為《商代孤竹國歷史文化探析及相關考古學認証》的演講中,李健民指出,多元一體是中華古代文明的典型特征。中原自夏商之始,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主流地區,但其文化內涵實為多元一體聚合之大成。孤竹國是商代燕山南麓重要的諸侯方國,既有濃厚的土著文化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強烈影響,在中國古代多元一體文明形成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遷安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長、副研究員尹小燕女士的演講題目是《孤竹國都在遷安考略》。她分別從考古、歷史文獻、關鍵的地理標志等各個方面詳細論証了遷安與孤竹文化的深厚淵源。據介紹,《永平府志》中印制的《遷安縣疆域圖》將“夷齊廟”的位置標為“孤竹城”。這部府志中還記載,夷齊廟系明“景泰五年知府張茂復建於孤竹城”。由上述記載可見,孤竹國古城就在夷齊廟位置上及其附近。《水經注》曰:“玄水(青龍河)西南逕孤竹故城北,孤竹國也,”如果說,伯夷叔齊廟建在故孤竹城上,城北為孤竹國,坨上村一帶就是國都。

  10月28日,為期5天的“軒轅黃帝文化周”在河北遷安正式啟幕。此次研討會是“軒轅黃帝文化周”系列活動的重要主題活動之一。2016年5月,“首屆中國遷安黃帝文化高端論壇”在遷安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曾圍繞“黃帝文化與遷安歷史文化的關系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展開研討。(完)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