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阿加莎小說多次上銀幕 “東方快車”導演拍出莎劇味

2017年11月10日08:32 |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東方快車”導演拍出莎劇味

  今日,新《東方快車謀殺案》將與觀眾見面。莎士比亞專家肯尼斯·布拉納將該片打造成了一部現代莎劇。他在片中著重刻畫了復雜的人性,對法律和正義的邊界進行了深刻探討。布拉納也給銀幕帶來了戲劇質感。他自己也在片中塑造了“東方快車”改編史最為有趣的大偵探波洛形象。

  背景

  曾令英格麗·褒曼獲奧斯卡

  阿加莎·克裡斯蒂在1934年出版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年,該片首次被搬上銀幕。2001年美國推出同名電影,2010年和2015年英國和日本分別推出了同名電視劇。在諸多版本中,1974年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最為經典。該片由曾執導《十二怒漢》的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執導,阿爾伯特·芬尼、英格麗·褒曼和肖恩·康納利等人主演。該片獲得第47屆奧斯卡獎六項提名,最終英格麗·褒曼憑借該片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獎。

  197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以阿姆斯特朗家綁架案為起始,隨即大偵探波洛便登上了東方快車。在謀殺案發生后,影片再現了阿加莎小說中常見的“客廳戲”。波洛在列車餐車裡訊問旅客,並最終將十二個嫌疑人集中起來,道破案情。原來這十二個嫌疑人一起謀殺了害阿姆斯特朗上校家破人亡的綁架殺人犯雷切特,他們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的岳母、小姨子、司機、戰友……

  故事根植於真實案件

  《東方快車謀殺案》並非是阿加莎·克裡斯蒂憑空想象出的故事。這個發生在豪華列車上的謀殺案也根植於一起真實的案件: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林德伯格綁架案。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的20個月大的兒子在家中被綁走,歹徒拿到了五萬美元贖金卻仍殺害了孩子。林德伯格家中的保姆、女佣等人都受到懷疑。兩年后,警方拘捕了木匠豪普曼,但豪普曼拒不認罪,辯稱警方找到的証據是一名皮貨商留下的。在豪普曼被執行死刑后,這起案情仍是扑朔迷離,很多人認為木匠是被冤枉的,皮貨商或者孩子父母才是真凶……

  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能看到林德伯格綁架案的影子,比如書中阿姆斯特朗家的孩子也是被人從家中綁架,被殺害並被拋尸灌木叢,其家中保姆因該案蒙冤被處死,而真凶則是一個美國商人。

  新版

  改編史上最有趣的波洛

  提起這部新版的“東方快車”,我們首先要提到導演兼主演肯尼斯·布拉納。布拉納是著名的莎士比亞專家。他不僅在舞台上生動塑造了莎劇人物,還將《戰神亨利五世》搬上銀幕,並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在新版“東方快車”中,布拉納將阿加莎的罪案世界升級改造為充滿戲劇感的情感世界。

  在對主角塑造上,布拉納演的波洛如同莎士比亞筆下性格層次豐富的喜劇人物:新波洛是個強迫症患者,他每日所吃的兩隻煮蛋必須同寬同高,波洛每日用尺子精心測量煮蛋,他的情緒也隨著煮蛋的尺寸起起伏伏。這個新波洛是位帶有滑稽感的社交能手。波洛愛讀狄更斯小說。新波洛毫不掩飾他的正義感和迷惘。布拉納帶領觀眾走進波洛豐富的內心世界,將阿加莎筆下平面化的偵探形象變得生動立體,饒富趣味。這可能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翻拍歷史上最有趣的一位波洛了。

  為了扮演波洛,布拉納上了近半年的語言課,學習了27種比利時口音的英語。他在影片開拍前九個月試妝,經過多次磨合才確定了波洛在片中所穿的服裝,他還花費了3個月時間尋找制作波洛胡子的材料。為了塑造波洛全新的性格特征,布拉納閱讀了阿加莎以波洛為主角的全部小說和幾十本與波洛有關的著作。

  敘事創新更扑朔迷離

  與1974年的同名電影相比,這一版“東方快車”在敘事上進行了改編。在1974年“東方快車”中,影片開始便向觀眾介紹了阿姆斯特朗綁架案。而在新“東方快車”中,影片開始時波洛正在耶路撒冷哭牆偵破一起盜竊案,隨后才登上東方快車開始他離奇的旅程。波洛在謀殺案發生后,在探案過程中慢慢向觀眾講述了阿姆斯特朗綁架案的案情。這樣的改編令觀眾熟悉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更顯扑朔迷離。

  在影片結束時,波洛則被神秘軍官攔下,要他迅速去埃及尼羅河破獲殺人案。看來,《尼羅河慘案》的翻拍計劃也已經提上日程。

  布拉納將《東方快車謀殺案》單調的推理探案融入了災難片、動作片元素。

  攝影技術玩起了復古

  布拉納在拍攝《東方快車謀殺案》時堅持使用65毫米膠片攝影機。在電影特效主宰銀幕的時代裡,布拉納卻在攝影技術上玩兒起了復古。他說:“隻有65毫米膠片才能真實再現耶路撒冷哭牆和雪崩這些壯觀的場景,令觀眾身臨其境。”的確,65毫米膠片為該片帶來了呼之欲出的細膩視覺質感。觀眾在片中可見耶路撒冷哭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古建群這些宏偉的古代建筑。此外,片中東方快車在遭遇雪崩時,65毫米膠片也精彩再現了雪塊滾滾而下的視覺奇觀。

  大結局成“戲劇現場”

  布拉納將《東方快車謀殺案》變成了戲劇現場,觀眾也可見布拉納在影片中運用了戲劇化的場景。比如他將波洛揭開案情謎底這一場戲從餐車挪到了列車外。十二個嫌疑人坐在長條桌后,他們腳下是皚皚白雪,身后是深黑色的列車,面前則是憤怒的波洛。這一場景設計令電影畫面充滿了舞台質感,觀眾宛若置身劇場觀看戲劇演出。

  導演請來頂級明星

  新版另一備受矚目的原因是布拉納請來的頂級明星陣容。約翰尼·德普在片中出演大反派、綁架犯雷切特。德普在電影中戲份不多,不過德普出色塑造了雷切特身上迷人的邪惡勁頭,這位形象英俊、風度翩翩的綁架犯足以迷惑大多數觀眾的判斷力。

  英國老戲骨朱迪·丹奇在片中扮演俄國貴族德卓戈米洛夫公主。朱迪·丹奇在片中周身珠光寶氣,盛氣凌人的派頭叫人難以將這位貴族與主持正義相提並論,但朱迪·丹奇表演的精妙之處便在於此,她讓俄國公主在提起阿姆斯特朗一家遭遇的慘案時,流露出了與其外表極不相稱的溫柔與痛苦。

  三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米歇爾·菲佛則是全片的焦點人物。她扮演的赫伯德夫人艷光四射,美麗令人屏息,可她內心卻因外孫女綁架案留下了巨大傷痕,在光鮮外表下掩蓋的悲傷催人淚下。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