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比本人溫柔”的張小嫻:其實愛情從未改變

11日,張小嫻攜新書《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來到重慶西西弗書店舉行新書簽售會並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圖為張小嫻。 韓璐 攝
互聯網沒有普及的過去,文藝青年的書摘本裡,總有一句張小嫻語錄。11日,張小嫻攜新書《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來到重慶西西弗書店舉行簽售會並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新書《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收錄了50篇張小嫻沒有正式發表過的文章。在書裡,張小嫻談戀愛、談失戀、談單身、談婚姻、談成長,與讀者一起探討如何愛人、如何被愛。
為什麼起《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這個名字?張小嫻笑著說,這並非“歧視男性”,而是希望女孩子們愛上的,是有擔當的男人。“對我來說,一個值得愛的男人要有擔當、有氣概、有責任心,能給人安全感。”
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連載《面包樹上的女人》后,張小嫻的文字風靡內地與香港。在互聯網尚未普及的年代,在漂亮的筆記本裡摘抄張小嫻書中的經典語錄是一代人的記憶。金庸先生曾說:愛情的問題,你不要來問我,你應該去問張小嫻。但是擅長寫愛情的張小嫻,在愛情上,卻和很多人“不一樣”。
“我中學念的是女校,沒有戀愛經驗。”讓人意外的是,被稱為“言情大家”的張小嫻並沒有“早戀”:“我喜歡聽情歌,電影愛看愛情故事。大家關注點不同,我喜歡探討情感上話題,但是對科技這些東西就不好奇。”
愛情和婚姻,在張小嫻眼裡也沒有畫上等號。“現在的女孩子很多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近十幾年大齡未婚的女孩子越來越多,三十幾歲隻談戀愛不結婚很正常,她們在經濟、人格上都很獨立。我不覺得人必須要結婚,但我覺得愛情是這麼美好的東西,值得追求和維護。
時隔四年再出新作,張小嫻坦言自己“從未厭倦寫作”,因為“愛情一直沒有變過。”
“這20多年,不停有新的讀者進來,也有老的讀者離開。有些(讀者)從中學開始看我的書,現在已經結婚生子。我覺得(他們)對愛情的追求,變化不大。雖然時代在變遷,愛情的表達方式會不一樣,但愛情還是沒有改變。”張小嫻說。
張小嫻用一個世紀四分之一的時光來書寫愛情,但歲月並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印跡。長發披肩,笑起來依然溫暖親和。“我幾乎不熬夜。早上6點多起床,中午和下午寫稿,不抽煙,但是會吃一點零食。”張小嫻笑著說,生活中自己是個“男孩子氣”的人,“我的文字比我本人要溫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