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劇本朗讀再現老舍名作《方珍珠》

11月18、19日,北京人藝劇本朗讀活動推出第七期,這次與觀眾見面的是老舍名著《方珍珠》。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再現老舍名作《方珍珠》 劇院供圖 攝
由最開始的青年演員培訓計劃,到現在與觀眾定期交流的公益活動,北京人藝劇本朗讀活動在培養演員的同時也培養了越來越多的觀眾參與。
此番劇本朗讀觀眾熟悉的導演唐燁執導,北京人藝九位青年演員共同出演。地道的京味兒,鮮活的人物,給觀眾勾勒出一幅過往時代北京的圖景。
《方珍珠》是老舍先生話劇創作高峰期的作品,誕生甚至早於《茶館》。老舍先生從自己最熟悉的北京生活入手,將舊社會民間藝人淒苦動蕩的生活描繪得令人感同身受,又為新社會帶來的新生活進行了頌揚。這樣一部京味兒作品出現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自然是“順理成章”,但選擇這部作品不僅是考慮到觀眾的欣賞習慣,更多的是要用這樣的作品去培養青年演員。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再現老舍名作《方珍珠》 劇院供圖 攝
“大家都知道北京人藝是演京味兒戲見長的,所以說好北京話就是我們每一位演員的基本功。除了北京本地的演員,我們還有很多非京籍的青年演員,讓他們練好北京話就顯得極為重要。”導演唐燁介紹稱,“我們有北京人藝有那麼多京味兒戲,未來還會有很多新的京味兒戲,這些都要靠年輕人去繼承、發展,這不僅要求他們能說北京話,還要學好北京話裡的那點兒味道,悟出話裡那點兒意思”。
將一部語言精彩的作品用朗讀的形式來展現,並不比排演一出大戲輕鬆。導演唐燁直言,由於篇幅所限,這次朗讀隻選擇了劇本的前三幕,“老舍先生的這個劇本朗讀起來難度非常大,大家讀起來都覺得很累,因為老舍先生寫的每一句詞都非常禁琢磨,不是讀出來就可以,而是要把語言背后那點兒意思揣摩出來再表達出來。”雖然很難,但是全組都表示要“知難而上”,讓大家看到青年演員如何詮釋傳統京味兒戲。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再現老舍名作《方珍珠》 劇院供圖 攝
而為了突出朗讀意味,此番舞台也遵循“去繁就簡”的原則,就連演員也身著黑白色生活裝,沒有過多舞台調度,從頭到尾都是靠聲音去吸引人,“劇本朗讀是我們戲劇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部作品創排的第一步,這當中體現的是我們的台詞基本功。所以我沒有過多地去強調舞台調度,而是要回歸到朗讀的形式上。讓觀眾聽清我們的台詞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在聽清的基礎上,聽出意思,聽出演員通過聲音塑造的人物。”導演唐燁稱。(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