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大運河千年燃燈佛塔將“重現” 預計年底開放

2017年11月21日08:2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大運河千年燃燈佛塔將“重現” 預計年底開放

  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燃燈佛舍利塔,日前啟動修繕,預計今年年底開放。北京通州區將打造台湖演藝小鎮,建設環球影城,發展宋庄藝術小鎮等,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科技、農業等產品融合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運河經濟發展帶。

  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通州燃燈塔是京杭大運河北端的勝景,始建於北周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八角形十三層密檐式塔,塔高56米,與天寧寺塔等高,並列北京最高最大塔。北京大學的著名校園建筑博雅塔便是以燃燈塔為原型修建的。中國現存的古塔也有數百座,而燃燈塔以其七絕獨具特色。1976年唐山地震震壞塔下蓮座,使塔身出現許多裂紋,上一次大修是在1985年。

  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燃燈佛舍利塔,日前啟動修繕,預計今年年底開放。圖為正在修繕的燃燈塔。北京市通州區供圖

  大運河標志建筑——燃燈佛塔修繕完成

  燃燈佛塔是通州老城的標志,也是大運河通州段的起點,京杭大運河的四大名塔之一。至此起算,42公裡運河水道穿過通州,與沿岸文物建筑和沉澱百年的文化共同形成大運河文化帶。

  今年4月,燃燈佛舍利塔開始修繕,目前燃燈佛塔還在閉園,景區門口挂著“正在修繕暫停開放”的提示。預計今年年底前可以重新開放。

  通州區文化委辦公室主任邢振華介紹,作為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州古城核心區的地標建筑就是這座古塔,此塔始建於北周末期,塔共八角十三層,高約56米,塔基須彌座呈蓮花形,塔內原有一尊燃燈佛石像。

  燃燈塔於1986年左右修繕過一次,30多年過去了,今年初啟動了燃燈佛塔的修繕工程。修繕工作非常專業,為保護塔身,腳手架和燃燈佛塔實現“零距離接觸”,相當於圍繞燃燈佛塔搭建了一個五十多米高的腳手架。現場幾無電力驅動,整個修繕過程遵循傳統工藝,工程最多時進駐50余人,陸續有架子工、木作、瓦作、油漆、彩繪等工種作業。

  此次修繕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給燃燈佛塔安裝了自動“體檢”設備,今后隻要塔基和塔身稍有損壞,這套信息化系統就能發現“病灶”並提示管理單位。“現在已經基本完工,計劃今年年底重新開放。”邢振華說。

  圖為正在修繕的燃燈塔。北京市通州區供圖

  大運河文化帶基本涵蓋通州全境

  2016年,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被寫入北京十三五規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提到,發揮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地緣優勢,統籌推動長城文化帶、運河文化帶、西山文化帶建設,實現歷史文化遺產連片、成線整體保護,並將“推進長城文化帶、西山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列為主要任務。

  今年8月18日,北京市召開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市委書記、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組長蔡奇強調,建設全國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重點抓好“一核一城三帶兩區”,以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抓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

  “總體思路是以保護大運河文化為基礎,融合相關產業,使運河成為‘活’的文化遺產,形成可持續性的保護和利用方式。”邢振華說,大運河文化帶由“一線四區多點”組成,基本涵蓋通州全境:“一線”是大運河﹔“四區”是四個保護區,包括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城、漷縣古城、潞縣故城﹔“多點”涵蓋宋庄、永樂店等地區,都有值得保護的歷史遺存。

  邢振華以古城核心區舉例,燃燈佛塔東南側有三座廟宇,三座廟宇原名三教廟,由文廟(亦稱學宮)、佑勝教寺(俗稱塔庵)、紫清宮(俗稱紅孩兒廟)組成,寺廟與西側的燃燈佛舍利塔形成“三廟一塔”的古建筑群。

  “這三座廟宇也進行了維護保養,預計今年年底和燃燈佛塔一起重新對外開放。”邢振華介紹。

  通州計劃以“三廟一塔”為核心打造核心區文化帶,包括寶通銀號、靜安寺以及正在擴建施工的西海子公園,未來將形成連片保護利用格局。

  “城市中的文保建筑承載著這個地方的記憶,如何保留文化記憶,利用文保講好城市故事,是我們一直追尋的方向。”邢振華說,寶通銀號是通州地區最早的銀行,今后考慮仍然保留它商業文化的氣息,同時擬引入24小時書店﹔靜安寺計劃作展覽館,目前已經修繕完畢。

  圖為工人們正在修繕的燃燈塔。北京市通州區供圖

  三年全面修繕不可移動文物

  為更好地保護這些不可移動文物,通州於今年年中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巡查工作,逐一實地了解了這236處不可移動文物的現狀及在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236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和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根據安排,大運河將優先進行環境提升,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則進行日常性維護修繕。“通州近代學校建筑群分散在潞河中學等幾個學校,現在還保留著與教學相關的功能,所以我們的重點提升工作還是放在大運河沿線。”

  接下來,通州區將科學保護大運河文物古跡,結合北京市文物局三年行動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將通州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全面修繕,徹底改善文物生存環境。

  除歷史遺存之外,大量的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逐一發掘。根據通州區普查,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33個,國家級2個,市級5個。

  年近90的趙慶福老人是通州運河船工號子唯一有代表性的傳承人,他已將這門瀕臨滅絕的記憶傳給了第三代。邢振華說,“運河船工號子已經做了專門的收集工作,文字和曲調都有了有形記錄,文化館的老師們還將運河號子編成節目,已經可以出去交流演出了。”

  文保利用新途徑帶動文創產業

  “當前大運河保護、開發和利用面臨著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的嚴重挑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張廣漢在一次運河文化保護論壇上指出,沿岸城鎮是依托運河發展起來,大運河的保護和沿線城鎮發展應建立互動關系。而這正是通州區在深入思考的問題——“如何讓運河文化保護活起來”。

  為解決這一問題,未來通州區將在利用好運河資源方面,做到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利用相統一。合理利用修繕完成的文物古跡,開辟成村民文化活動站、非物質文化展示、村史館等。

  同時開發休閑旅游產業。編制《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規劃》《城市副中心背景下的通州文化旅游開發對策研究》《通州大運河旅游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理利用大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公園、“三廟一塔”景區、休閑農庄等景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河北省香河縣、天津市武清區成立“通武廊旅游合作聯盟”,簽訂三地旅游聯盟框架協議,共同推動運河旅游帶建設,共同推動北運河全線通航。

  此外,通州還將打造台湖演藝小鎮,建設環球影城,發展宋庄藝術小鎮等﹔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科技、農業等產品融合發展,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運河經濟發展帶﹔制定出台扶持、引資、人才等優惠政策,培養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企業。(完)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