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中國南海水下文化遺存保護將加大科技投入

2017年12月14日08:5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南海水下文化遺存保護將加大科技投入

  中新社海南博鰲12月13日電 (記者 張茜翼)中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宋建忠13日在博鰲表示,明年將加大科技投入,或利用海洋探測、載人潛水器等方式探測南海文化遺存。

  資料圖:海南博鰲。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當日,第三屆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國際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

  南海海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這條航線上來來往往的船隻在經過的海域和島礁留下豐富的文化遺存。據第三次文物普查,海南省管轄海域已經發現水下文化遺存124處,其中,己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4處,即南沙洲沉船遺址、珊瑚島沉船遺址、浪花礁沉船遺址、玉琢礁沉船遺址。

  “這些水下文物不僅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價值,更是中國人民世代在南海活動的重要見証,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宋建忠說。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海南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就開始在南海各島礁開展水下文物調查工作。“前30年水下考古人員主要集中在淺海、沿海30米以內進行探測。”宋建忠說,南海區域平均水深達千米以上,開展水下考古從技術上來說難度很大,用以往傳統的物理探測方式,考古人員無法下探到深海域。

  據介紹,當前中國水下考古工作模式仍以漁民提供線索、水下考古核實為主,主動性和主導性不強。

  為了摸清家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根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主要航線、港口和沉船的沉沒區等重要區域劃分片區開展調查,並增加科技投入提升探測技術獲取更多水下文物信息。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劉曙光在會上介紹,中國正在通過雙邊、多邊合作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流失文物追索和跨國、跨區域聯合打擊文物走私。中國將積極參與海絲主題研究和申遺,並與國際同行共同開展水下考古、出水文物保護、人員培訓、文物互展等項目。(完)

(責編:吳亞雄、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