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家風”拂人心 修身立德傳溫情

2018年01月24日08:24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家風”拂人心,修身立德傳溫情

  在主題展“愛的搖籃”單元,名家巨匠那些滾燙的情話,總讓人百感交集。

  昨天,中華世紀壇展廳內,參觀者在一組體現家庭和睦的攝影作品前駐足觀看。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會慢一點”,這是魯迅寫給戀人許廣平的柔情話語﹔“在遇到她以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和她在一起這麼多年,從未后悔過娶她做妻子,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這番話讓人感受到錢鍾書與楊絳伉儷情深。昨起,中華世紀壇世紀大廳恰似多情人,向人們訴說一段段與“愛”和“家”有關的動人故事。

  當天開幕的“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由中華世紀壇聯合中國民族博物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中國客家博物館、河北衛視等十余家京內外文化機構共同推出。作為中華世紀壇一年一度的品牌展覽,步入第三年的“家風”展也迎來升級版,主題由前兩年的“和合家風”變更為“中華家風”。

  展覽分為“家”“家教”“家風”三大板塊。其中,開篇的“家”即令人怦然心動。在這裡,曾經被貼上“文豪”標簽的他們,褪去鉛華,只是用情至深的男子。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下這樣的句子:“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那個以《背影》刻畫父愛的朱自清對戀人的表白更為細膩:“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腮,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謝謝你給我力量。”不少人對影片《黃金時代》裡蕭紅與蕭軍的戀情唏噓不已,此次展廳裡也呈現了蕭軍曾經的痴情:“我馬上暗暗決定和向自己宣了誓:我必須不惜一切犧牲和代價拯救她!拯救這顆美麗的靈魂!”

  相比這些名人大家的表白,普通人的家信也各有精彩。“說起來也奇怪,我給媽媽寫信總覺得沒有什麼話寫,寫了一個鐘頭才寫了半頁。你有這種感覺嗎?花!”這是時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團長的宋雲亮寫給新婚妻子胡玉華(小名玉花)的家書。“他們雖然言辭含蓄,但思念的傳遞讓感情日久彌堅。”據協助提供這批信札的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館長張丁介紹,宋雲亮在信中尤為俏皮,“他會讓愛人猜測在隨信寄送的照片裡哪個人是自己,讓人羨慕他們毫無雜念的純真愛情。”張丁還給展覽送來了一組四口之家互通的家書,在子女念大學的5年裡,他們寫信975封,裝訂成17分冊,約150萬字。“它們既是家庭成員交往史,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們可以追尋到自己的根在哪裡。”

  相比“家”板塊的溫情脈脈,“家教”部分更像一位和善的教書先生。它通過“修身立德”“居家處世”“建功立業”三個單元,講述正是那些世代相傳的道德准則和處世方法形成的家教,將一個生物人轉化為有良知、有責任心的社會人。北京聚元號弓箭鋪創於1721年,曾是皇家御用老字號。它的第十代傳人楊福喜昨兒也到了展覽現場。他介紹,祖上曾傳下仨規矩——聚元號百年紀念弓不允許出售﹔某貝勒爺托修的一張弩弓,因主人被發配邊疆未及取走,須妥為保管,直至交還本主﹔本號珍藏了兩代的一對白牛角,僅能用於值得交付的人,不可因錢使用。“手藝人家的家教與家業傳承如影隨形。”年屆六旬的他透露,兒子楊燚已隨他學習弓箭制作多年,“古老的手藝后繼有人,誠信為本的家教也會得以承傳。”

  家教是規矩,家風是細雨。“家風”板塊的“愛國愛家”單元,特別推介了家住朝陽區潘家園東裡的林義旻家庭。身為台灣第一家族“霧峰林家”第九代傳人,1960年尚不滿18歲的林義旻響應黨的召喚到《北京日報》工作,開啟其首都新聞人生涯。期間,他先后三次榮獲“先進工作者”稱號,並獲得《北京晚報》“杰出貢獻獎”榮譽。據他的家人介紹,數十年來,他們一家堅持做台灣親友的工作,組織海峽對岸親友來大陸祭拜祖先、認祖歸宗,了解大陸的變化與進步,踐行著家訓家規: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希望它引導人們從自身家庭出發,尋根問源傳統文化。”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透露,此次“中華家風文化主題展”同時也是“2018中華世紀壇傳統文化季”的重要組成內容。今年中華世紀壇以“傳承中華優秀家風,創新非遺展演”為主線,在未來一個多月裡,將接力上演一系列文化活動。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