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藏品展使美術館人氣爆棚 學術與導覽是觀展“手杖”

2018年02月09日08:1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爆款展覽要有顆冷靜的心

  各大美術館的館藏精品引爆了觀眾的觀展熱情。

  

  幾乎一夜之間,在京城前往美術館看場展覽成了一件不那麼小眾的事兒。

  無論是位於市中心的中國美術館,還是分列北邊和東邊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很多時候館門口都排著不短的隊伍,再想徑直入館看展成了小概率事件。以至於有業內人士驚呼,苦苦呼吁多年的公民美育元年終於來臨。不過,爆款展的背后依然潛藏不少隱憂,諸如學術梳理、志願者導覽,都還有可提升空間。

  熱門展覽無一例外晒藏品

  接連幾天,藝術從業者黃骍旻都會在朋友圈晒京城美術館見聞,其中雷打不動的一幀圖必然是門口排起的長隊。“我以為躲過了最火的‘美在新時代——中國美術館典藏精品特展’,再去美術館就不會花工夫排隊,顯然錯了。”他“抱怨”的中國美術館正在展出“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花開盛世——中國美術館藏花鳥畫精品展”,排隊架勢並不遜於去年的“美在新時代”。而當他在相對冷門時段轉向北京畫院美術館,及至更偏遠一些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內工作人員也會不時發布觀展高峰提醒。

  曾經安靜守候知音的美術館,就這樣猝不及防迎來爆棚人氣。“展覽的火爆程度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如此場景隻在1988年中國美術館展出的‘中國首次人體油畫大展’時出現過。”中國美術館收藏部副主任王雪峰認為,大冷天排出一二公裡長的隊伍,其實是對美術館的莫大慰藉,“它告訴我們美術館不怕沒有人氣,就怕拿不出好展品。”帶來這一波高人氣的好作品無一例外都是館藏精品。中國美術館展出的《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后》,早已成為中國美術史的經典之作﹔北京畫院的“白石墨妙·傾膽徐君——徐悲鴻眼中的齊白石”,集合了北京畫院與徐悲鴻紀念館的齊白石、徐悲鴻藏品。

  緣何偏偏是藏品展引爆人們的觀展熱情?在王雪峰看來,近些年內地拍賣業勃興,從市場角度催熱了藝術史上的部分名家名作,不少原本與藝術相隔遙遠的人從中獲得啟蒙,成為美術館的潛在受眾,“最能博得參觀者關注的,一定是藝術史上耳熟能詳的作品和畫家。”

  萬千藏品出地庫殊為不易

  接連出現爆款展覽,讓藝術市場分析人士馬維興奮不已。“當美術館有了人氣,才談得上公民美育,說今年是公民美育元年,立得住。”

  既然誰都知道館藏品展是攬客神器,緣何它們鮮有機會與公眾見面?

  中央美院美術館原館長王璜生一語中的:“全球知名美術館大多屬於博物館體系,更像是藝術博物館,而國內美術館更像是用於陳列的展示館。”對那種鮮少自主策劃,更多依靠承接館外項目的場館,北京畫院副院長吳洪亮直言:干脆把“美術館”改名“展覽館”了事。

  不過板子也不能全都打在美術館身上。西方美術館背后多有基金會做支撐,而且體制靈活,可以有償拿出部分或全部藏品做巡展。反觀國內美術館,運營經費長年捉襟見肘,也就隻能在場地出租方面做些文章,拿收來的場租彌補缺口。此外,展覽安排也有一定局限性。據馬維透露,國內不少公立美術館在展陳安排層面受大環境影響較大,比如一些大規模展覽多與重大節慶有關,那些與展覽主題八竿子打不著的館藏山水、花鳥畫,很難有機會走出藏品庫,“即便中國美術館展出百余件館藏文物,其實還不及其全部藏品數的千分之一,數以十萬計的珍品依然‘深鎖地庫人未識’。”

  好在如今情勢出現了轉機,中國美術館這次就一次性晒出了館藏宋元明清時期花鳥畫。而且,步子邁得越來越大,不少藏品展不再盯著本館收藏打轉轉,而是大有“合縱連橫”之勢,從全國各大美術館網羅資源。

  學術與導覽是觀展“手杖”

  人們看到的是人氣爆棚的大展,卻鮮有人知曉背后的付出。

  “隻有將優秀的藏品有計劃、有步驟向公眾展示,在策展過程中充分做好學術梳理,才能讓更多美術愛好者得以更好了解作品,而不是到此一游。”王雪峰說,展覽背后大有學問,比如展品擺放位置的高低、空間布局的疏密程度,以及導引參觀者行進路線,都需要事先給出最佳方案。

  談及學術性,吳洪亮笑言,每每遇到一個當代藝術展,若不看足2000字,都鬧不明白它到底在講什麼。更讓人無語的是,有時即便耐著性子讀完了兩千言,可能還是不知道它到底想表達什麼。他說,北京畫院為參觀者做注解時,呈現出來的可能隻有幾行字,其實策展團隊已經消化掉了好幾本書的內容。在籌劃“周思聰、盧沉回顧展”時,吳洪亮還特意找來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名曲《大地之歌》循環播放,他希望伴隨悲愴的旋律,行走展廳的人們能更接近藝術家的心靈。“無論是展覽內容解讀,還是展廳布設,但凡花氣力甚至做到吐血的,反響尤為強烈。”他說。

  在藝術評論家黃煒看來,美術館付諸越多心血,遞給參觀者的那根觀展“手杖”就越有力。他還建議,伴隨越來越多藝術門外漢進場,美術館在志願者導覽層面要下更多功夫,“他們的講解往往決定了人們是否白來一趟。”不過,這方面情形不容樂觀。有份調查數據顯示,國內逾半數美術館的志願者流失率在一半左右。“志願導覽員不是免費勞力,美術館應該提供便利讓他們融入到館內學習與管理。這是在壯大自己而不是添負擔。”黃煒說。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