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犬納福

□ 楊  泓

2018年02月15日05: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唐代《簪花仕女圖》中出現寵物犬形象 遼寧省博物館藏

  綠釉陶狗 東漢 故宮博物院藏

  皮影狗 清 南京博物院藏

  褐釉泥塑狗 宋 南京博物院藏

  青玉臥狗 宋 故宮博物院藏

  狗形鬶 新石器時代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十二生肖圖冊——狗 任預(清) 故宮博物院藏

  農歷戊戌年已來臨,戌年的生肖是犬。在中國古代,對犬多加好評。晉人傅玄曾作賦詠犬,開篇就說:“蓋輕迅者莫如鷹,猛捷者莫如虎,惟良犬之稟性兼二儁之勁武。”這裡贊揚的對象主要是獵犬,古代又稱“田犬”,它們自古就是獵手的忠實伙伴。已發掘的東周時期古墓中,曾在山西太原春秋趙卿墓的車馬坑中和河北平山戰國中山王陵的隨葬坑中,都發現過同狩獵的馬車葬在一起的田犬骸骨。中山王陵出土的田犬,頸上佩戴有金銀制作的華美頸圈,表明主人對它們極為寵愛。

  提起中國古代豢養家犬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在距現在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磁山文化和裴李崗文化遺址中都曾發現過犬的遺骸。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山東膠縣三裡河出土的遺物中,曾發現有造型頗為逼真的犬形黑陶鬶。江蘇邳縣大墩子出土的史前陶屋門外側有線刻的守門犬圖像,表明當時犬已是人們信賴的家居守護者。史前藝術家更常以犬為模寫對象,在湖北石河文化出土的大量小型動物陶塑中,犬是數量極多的一種,形體小巧,但形態頗古拙傳神。

  古人將犬列為“六畜”之一,畜犬的目的,不僅有上面講到的用於狩獵的“田犬”和用於守御宅舍的“守犬”,更有用於制作宴席上的美味佳肴的“食犬”。例如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的西漢轪侯家族墓出土的“遣策”竹簡中,記載用犬制作的羹炙類菜肴有五六種之多,並將成年的犬與幼年的犬區分開,簡文中稱成年者為“犬”,幼年者為“狗”,並分別制作不同的菜肴。

  由於漢代畜犬之風極盛,所以當時的藝術家對塑造犬的形貌,傾注了很大注意力,不論是墓室內的壁畫、畫像石,還是畫像磚的圖像之中,都可比見到姿態生動的家犬。最令人得以窺知漢犬真實形態的還是隨葬俑群中有關家犬的陶塑或木雕模型,其時代最早的作品出自漢景帝陽陵的俑坑之中,后來在帝王陵墓的從葬坑中還是平民的墳墓裡,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或立或臥,但多是昂首瞪目的警覺的態勢,有的陶犬被放置在陶宅院模型的門側,明顯是司守衛之責的守犬。至於犬的造型,有的如實模寫,肖形而生動,以河南輝縣百泉東漢墓出土的陶犬為典型代表﹔也有的夸張變形,著力刻畫其瞪目張口呲牙的凶相,借以嚇退地下的邪鬼,保護墓室的安寧。至於甘肅武威一帶東漢墓中的木犬,則用極簡潔的刀法,刻出大體的粗略輪廓,稍施彩繪,呈現出拙稚純朴的美感。

  漢代以后,直到隋唐,犬一直是墓中隨葬俑群中持久存在的家畜造型,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身姿和特征有所改變。唐代的陶犬造型,以尖喙長體的田犬最引人注目,在乾陵陪葬的一些太子和公主的墓葬中,不但有描繪田犬的壁畫,而且還在永泰公主墓隨葬俑群中出現獵手攜帶田犬的騎獵俑,將田犬載於馬鞍后,人、馬和犬的姿態互相配合,極生動傳神。在隋唐時期,隨葬俑群中又流行十二時(十二辰)俑,其中的戌犬,則都塑成身穿袍服的人身而有犬首的神奇形貌。

  也是在唐代,看來作為寵物的具有觀賞價值的名犬,已為宮廷仕女所喜愛,傳為周昉所繪《簪花仕女圖》卷中,就繪有這類寵物犬的圖像。作者佚名的《宮樂圖》中,仕女圍坐的大桌下,也伏有一隻小巧的寵物犬。

  直至今日,人們飼養寵物犬的熱情不減,品種日眾。所以犬的造型成為民間工藝美術品中經久不衰的題材,有關的剪紙、年畫、泥塑以及布藝制品,都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小小螺螄粉做成“三個百億”大產業(人民…
  2. 博物館說|記錄南京大屠殺唯一動態畫面的…
  3. 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深層邏輯(慶祝…
  4.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這樣劃重點
  5.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