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弄堂

彭  程

2018年02月19日05: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人很早就喜歡上一個事物,到了迷戀的地步。但因為機緣所限,其后多少年中,與欣賞對象隻有短暫零散的接觸,很不過癮。終於有一天,目標集中出現,充塞了他的視野,從四面八方簇擁裹挾了他。他也得以凝神靜慮,全身心地欣賞品味,目接神交。這種情形下,他會有什麼反應?

  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我長久以來念茲在茲的對象。

  是在江南名城無錫老城區的南門外,腳下是一座名為清名橋的、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拱形石橋。古運河就從橋下流淌而過,將老城區一分為二。大理石的銀白色橋欄杆,被歲月風雨侵蝕,有一些殘破斑駁,手撫上去,粗糙而涼爽的感覺瞬間傳遞到掌心。

  斜倚欄杆,緩緩地轉動脖頸,目光收放之間,古運河的魅力展露無遺。從此處到南門這段長約一點三公裡的河道,被命名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是古運河最精華的部分。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段河道就是申報項目之一。這裡集寺、塔、河、街、窯、宅、坊、弄、館等眾多古代人文景觀於一體,有“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譽。

  這副精致工整的對句,並沒有絲毫夸張。古運河的魅力,在此處體現得淋漓盡致。兩岸青石壘砌的河岸,夾出一道寬約十幾米的水流,緩緩地流淌,分明是一條水上的巷弄。臨水的房子多是兩層,個別三層,一色白牆黛瓦。到處懸挂著紅燈籠,渲染出溫馨的情調。房子連同藍天白雲的倒影被水波蕩漾,便有了明與暗、真與幻的對比,有了層次和韻律。水邊的條石欄杆上,疏朗錯落地擺放著盆花綠植,增添了不少生機。欄杆內側,隔著窄窄的小道,便是古舊的房子,屋脊上層層疊疊的瓦片,黯淡的顏色分明是被歲月煙雲熏染而成的。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蘿,或是幾竿竹子,藤蔓枝葉將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位於旅游景區,這些房子不少改成了茶館、咖啡館,店招上的名字饒有詩意。目光沿著河道向前遞送,遠處又是一座拱形石橋,半圓形的橋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形。隔段時間就會有一艘游船駛過,古色古香的式樣,正和此處悠悠的古意相諧適。

  一派平和靜謐的氛圍,籠罩著古運河和兩旁的老屋。想起了唐代詩人杜荀鶴的詩句:“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雖然吟詠的是蘇州,但描摹這裡也同樣合適。過往的數百年中,眼前大略都是這樣的風景。只是時光仿佛逝水,物事猶在,而人事全非。每一所房子旁側,都有一個水埠頭,約七八級石階,一直通到水裡。往昔這裡十分熱鬧,婦女們淘米、洗菜時的說笑聲,洗衣服時棒槌擊打衣物的聲音,以及旁邊小船劃過時的槳聲,都曾經在水面上和深巷間激起回聲。而現在,看到的卻隻有空曠和落寞。

  端詳橋下的流水,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經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古運河是我內心縈系已久的情結。故鄉在冀東南平原。京杭大運河南運河的一段河道,就從縣城東邊十幾裡的地方經過。讀中學時,曾經和同學結伴騎自行車專門去看,望著寬闊的河面上河水沉靜緩流,少年的想象縹緲而浪漫。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部《話說運河》多集專題片,其中有一集就專門介紹無錫運河。參加工作后,乘出差的機會,多次從火車上一瞥它的身影,也曾經在它流經的幾座城市的河岸邊走過。但像今天這樣長時間地行走於它的襟懷之間,這樣零距離地觀賞它的每一個局部每一處細節,卻是第一次。仿佛一個不慣飲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幾口,忽然猛飲下數杯,於是一種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於胸間腦際。

  江南古運河的魅力,總也離不開河邊巷弄的映襯。與這一段河道平行,兩邊各有一條街巷,分別是南下塘和南長街。我走下清名橋,前行十幾米左拐,就進入了南下塘。這是無錫歷史最悠久的巷子,房屋多建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處處都顯示著歲月的滄桑。小巷逼仄,靠著運河的一側,各種小店鋪鱗次櫛比地排列著,間隔不遠就會有一家餐館,彌漫著咖啡的香味,食物煎炒煮蒸的味道,間或有輕柔的音樂,透露出生活的祥和安逸。繼續前行,一陣評彈的聲音飄來耳畔,是從右邊一所房子裡傳出的,門楣上方木質標牌上刻著篆體字“書碼頭”,不由得停下腳步聆聽。吳儂軟語,舒緩柔婉,似泉水流淌,但驟然間又變得高亢急促,仿佛裂帛之聲。盡管聽不懂唱詞,卻依然是十分愜意的聽覺享受。

  南下塘小巷走到盡頭,左前方便是橫跨運河的南門橋了。穿橋而過,對岸就是南長街。這條街比南下塘要寬敞不少,兩側店鋪也更為密集,既有張小泉剪刀店等傳統老字號,又有各類出售專門物品的特色小店。游客也比南下塘街要多,神情步態中一派悠閑鬆弛。一邊慢慢走,一邊欣賞著街兩邊的老屋舊宅,形形色色的招牌,不知不覺中,清名橋又在面前了——腳步畫出了一個長方形的軌跡,重新回到了剛才出發的地方。

  再一次從清名橋上走過。和上次不同,這一回下橋后是右行,不久就又登上了一座造型朴拙、名為伯瀆橋的石拱橋。橋下東西方向的河道,被稱為伯瀆河,與運河相垂直,形成了一個丁字形。它是吳國的開國者吳泰伯為灌溉和排洪而開鑿的,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遠遠早於京杭運河。戰國時吳王闔閭攻楚,夫差北上伐齊,都曾通過伯瀆河。查詢資料,讀到南宋趙孟頫的一首詩《夜泊伯瀆》:“秋滿梁溪伯瀆川,盡人游處獨悠然。平墟境裡尋吳事,梅裡河邊載酒船。橋畔柳搖燈影亂,河心波漾月光懸。曉來莫遣催歸棹,愛聽漁歌處處傳。”經詩人生動的描繪,當年勝景恍惚如在眼前。

  不妨說,古運河成就了江南名城無錫。如果說無錫仿佛一位秀麗的江南女子,古運河就是挂在脖頸上的閃光的項鏈,映襯得女主人風姿綽約,魅力無窮。

  無錫位於江南水鄉的核心區域,河流密布。在以舟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古代,這裡四通八達的水路系統便於貨物的運輸交流,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從伯瀆橋走過,前面的一大片區域,是歷史上的伯瀆港,在漫長的歲月中是舳艫相繼的貨物集散地。這裡有一個“大窯路窯群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取水和運輸方便,自明代起,這一帶河邊密布磚窯,都城南京的城牆磚就是這裡生產的。到清代極盛時期,有上百座磚窯,嘉慶年間甚至承接過故宮金磚的燒制。

  我參觀了這裡的“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是在當年磚窯的原址上建造的,陳列的大量實物,無聲地講述著磚窯的歷史。然后又鑽進旁邊一座當年的磚窯,內壁用厚重的青磚一層層豎立著砌成,頗似一頂巨大的蒙古包,仰視頭頂上方,是一個圓形的洞孔,投射下來一縷天光。從磚窯走出來,前面那一片臨水的開闊地,一幫老年人的運動場所,就是當年的碼頭,磚窯的產品就是從這裡上船,運往全國各地。

  歲月像運河水一樣不竭地流淌。進入上個世紀時,運載磚瓦的木船槳聲,變成了小火輪的機器聲。江南富庶之地,無錫作為這一帶的經濟中心城市,民族工商業得到飛速發展,涌現出許多經濟實力雄厚、目光遠大的實業家。在南長街,我參觀了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它是依托無錫茂新面粉廠現存的廠房及辦公樓建造的。面粉廠始建於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是中國民族工商業最早的企業之一,創辦者是原國家副主席榮毅仁的伯父榮宗敬和父親榮德生,生產的面粉享譽全國並遠銷海外。面粉廠的麥倉、制粉車間、機器設備還在,榮德生使用過的辦公桌、沙發等物還基本完好。我們一行是博物館唯一的參觀者,安靜的氛圍,有助於讓思緒回返到當年的現場,想象他們創業的拼搏。作為民族工商業的開拓者,“實業救國”曾經是那一代人心中熾熱的夢想。

  這樣看來,這一道穿城而過、流淌了千百年的古運河,分明也是一條紐帶,連接著從農耕到工商的社會流變,見証了生活的變遷、歷史的發展。

  永不停歇的是時光的足音。到了今天,一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水平,對文化的需求就會變得強烈和迫切。它的前景如何,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與其所擁有的文化蘊涵密切相關。這一點,在無錫這一座江南名城,尤其是清名橋這一帶歷史文化街區,得到了鮮明生動的印証。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們,圍繞古運河的修復和保護,實施了一系列堪稱大手筆的行動,努力展現了它悠久深厚的歷史人文內涵,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美,並使這種美能夠賡續不斷,仿佛古老的運河水一樣永遠流淌。這種根植於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這座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古城生機勃勃,就像一株枝干盤繞虯曲的老藤,仍然綻放出無數鮮艷的花朵。

  我住宿的賓館,位於城市主干道太湖大道和南長街相交處的一座橋邊,緊鄰古運河。自房間窗戶望出去,就是河兩岸兩排平行的老房子連綿錯落的黑色屋脊和幾個豁口處的一截截河道。想到第二天一早就要離開這座城市,入夜后,我獨自又一次來到河邊。雖然昨天晚上已經乘船領略過了古運河的夜色,但我想再加深一番印象,為這一幅必將鐫刻於我的記憶中的畫圖,添加上一抹濃重的色彩。

  運河水汩汩流淌。經過夜色的過濾,視野中一應物體的輪廓都變得更加柔和朦朧。河兩岸房屋中高高低低的燈光,投射到水面上,渲染出一簇簇一片片的光暈,橙紅金黃,色彩繽紛。微微漾蕩的水波,讓畫面變得更為迷離惝恍。

  一艘畫舫從遠處悠然駛來,船舷無聲地劃過,水面泛著黑沉沉的光亮。船上坐滿了游客,專注地欣賞著水上岸邊的景致,間或有一陣愜意的笑語。船艙前面位置,背向船頭面朝游客,坐著一位身著蔥綠色旗袍的年輕女子,懷抱琵琶,輕攏琴弦,先后彈唱了《太湖美》和《蝶戀花》,嗓音宛轉圓潤,纏綿搖曳,隨著船上明暗變幻的光影,漸漸滲入藹藹的夜色中……

  華燈初上。江南水弄堂,一場華麗的演出剛剛開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19日 08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小小螺螄粉做成“三個百億”大產業(人民…
  2. 博物館說|記錄南京大屠殺唯一動態畫面的…
  3. 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深層邏輯(慶祝…
  4.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這樣劃重點
  5.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