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像一面鏡子 照出中國家長的焦慮

服裝店老板拉吉與太太米塔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盡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劇情聽著是不是很親切?沒錯,這就是一對印度父母為了“學區房”奮斗的故事!今天上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討論的教育問題,不僅讓影片收獲了不俗的口碑,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長的心。
這幾年,《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印度電影,以出色的敘事和對女性地位等社會現實問題的關注,逐漸贏得了中國觀眾的心。即將上映的這部《起跑線》,則關注印度教育體系的問題。談到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導演薩基特·喬杜裡表示,幾年前自己正在創作一部名為《婚姻的副作用》的電影,需要做一些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的研究,“但后來我讀到一篇文章,有父母發現自己的小孩很難被一所英語學校錄取,因為該校更熱衷於錄取父母有較高學歷的孩子,所以為了女兒能夠被錄取,這位父親就去讀了MBA課程。”喬杜裡說,從這件事他看到了父母願意為孩子的教育奉獻到什麼程度,“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印度的父母尤其熱衷於此,所以我有了拍《起跑線》的想法。”
片中花了不少筆墨來描寫印度教育競爭之激烈:電視新聞主播不停渲染德裡幼兒園擇校競爭的激烈程度﹔眾多家長朝著排名前五的私立名校沖刺,徹夜在學校門口排長隊﹔主角拉吉夫婦也是為了女兒不停搬家,上演了一出印度現代版“孟母三遷”……不過,雖然教育話題通常帶有沉重的現實性,但《起跑線》卻是用大量輕鬆幽默的喜劇元素化解沉重。片中各路家長手忙腳亂、貢獻笑料的同時,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中國的擇校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選擇“搶先起跑”。
也正因此,影片在幾輪點映后,引起了相當多觀眾的共鳴。不少帶著孩子的家長甚至放棄了看動畫片的機會,選擇了《起跑線》。“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我也有過排大隊的經歷。”有家長認為這樣題材的電影國內太少了。影片還引起了一部分年輕觀眾的共鳴,尤其是片中的母親米塔,她認為除了上最好的學校,沒有別的辦法保障孩子的未來,所以一定要讓女兒皮婭進入排名靠前的私立學校。
因為聚焦教育問題,《起跑線》在印度上映時曾引發觀影熱潮和社會討論,並在2018印度電影觀眾獎中,力挫同期上映的《神秘巨星》,斬獲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兩項重量級大獎。在擇校的困局中,到底是要“起跑線”,還是守住做人“底線”,這是導演薩基特·喬杜裡拋給拉吉、米塔的選擇,或許中國的父母們也可以借此思考教育的真正意義究竟應該是什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