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星辰,無數枚小小的星辰,匯聚成懸挂在都市夜晚的最為璀璨浩瀚的星河。”請問其中的“星辰”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河南讀者 陳遇新
陳遇新讀者:
“星辰”是星星的總稱。例如:
(1)歷象日月星辰。(《書·堯典》)
(2)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淮南子·墬形》)
(3)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李商隱《無題》)
(4)萬裡星辰關上界,四朝冠蓋翊皇圖。(宗本《大都雜詩》)
(5)輅自幼便喜仰視星辰,夜不能寐。(《三國演義》第69回)
(6)譬如天上的星辰,看起來令人眼花繚亂。(秦牧《藝海拾貝·文學藝術與自然科學》)
(7)穿梭過去未來,俯仰星辰大地,理論物理的世界裡,有多少像相對論那樣難以踐行的偉大……(人民網)
(8)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網絡空間浩瀚的星辰大海,開啟“數字立國”的偉大征程……(人民網)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古往今來,“星辰”常用來表示星星的總稱,這是“星辰”最常見的用法。此外,還有其他的用法:
“星辰”有時指“歲月、光陰”。例如:“中夜登高樓,憶我舊星辰。”(孟郊《感懷》)
有時指“明亮的燈光”。例如:“新歡繼明燭,梁棟星辰飛。”(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有時指“一年的運氣”。例如:“求神佔卦,有的說星辰不利,又觸犯了鶴神,須請僧道禳解。”(《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
古時道教用“星辰”指“頭發”。例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侖。”
總之,“星辰”不宜用來指單個的星星。常說的“日月星辰”“滿天星辰燦爛”等,其中的“星辰”都是星星的總稱。因此“無數枚小小的星辰”宜寫成“無數枚小小的星星”。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