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建成芭蕾舞中國學派(名師談藝)

馮  英

2018年06月26日05: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優秀的原創舞蹈作品,一定既能讓中國人看得懂、有共鳴,又能超越國別和文化,體現人類共通情感和價值

  

  西方芭蕾經過400多年發展,陸續形成意大利、法國、丹麥、俄羅斯、美國等不同學派,任何一個學派都和自身民族性格緊密結合。同樣,中國芭蕾綻放於世界芭蕾藝術之林,是因其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藝術風格,對世界芭蕾作出獨特貢獻。經過幾代人耕耘,中國芭蕾已進入世界一流方陣,不僅中國演員在國際上頻頻摘金奪銀、與西方演員平分秋色,而且作品整體呈現出中國芭蕾獨有的藝術面貌與韻味,得到國際認可和贊譽。如中國芭蕾的戲劇表現力更強,演員更善於使用身體,藝術表現力更細膩、更富韻律、更有內涵——中國芭蕾雖然隻有60多年歷史,芭蕾的中國學派已在悄然孕育中。

  任何芭蕾學派的形成都離不開完整體系的建立,需要時間磨礪和人才支撐,各個環節缺一不可:專業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專業編導持續創作各類代表劇目、優秀創作團隊呈現這些作品。為更好地體現作品及其風格,還要以劇目為核心進一步形成針對性很強的訓練體系,確保劇目在代際傳承中不變味、不走形。

  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央芭蕾舞團和北京戲曲學校合作辦班,嘗試“以團帶班”培養人才。2018年中央芭蕾舞團舞蹈學校正式獲得批准。為實現“團校合一”所要達到的表演、風格、技藝統一的目標,在引進標准古典芭蕾訓練體系之外,學校還開設與中芭藝術風格緊密相關的課程。比如《紅色娘子軍》需要演員具備戲曲毯子功功底,《牡丹亭》需要演員著重學習昆曲的手眼身法步,《大紅燈籠高高挂》需要中國古典舞功底。此外,根據學員年齡設計劇目,提供登台實習機會,解決傳統教學中人才與院團需求脫節的問題。我認為各藝術院團要想長期保持自己的藝術風格,“團辦校、團帶校”是一條符合藝術規律的必由之路。

  當學生以演員身份進入劇團,最需要的就是舞台。通過排演大量原創劇目和引進世界經典劇目,表演人才的藝術熱情得到呵護,表演水准得到提升。同時,積極為演員提供“走出去”“請進來”機會,讓演員接觸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大師與作品,使演員在有限的舞台生涯中既能演繹浪漫主義芭蕾巔峰之作《吉賽爾》,也能演繹看家戲中國芭蕾經典《紅色娘子軍》﹔既能舞出古典芭蕾《堂吉訶德》的西班牙風情,也能舞出現代沖擊力很強的《生命之歌》《小美人魚》。

  從劇目創作來說,自上世紀50年代芭蕾進入中國,中國舞蹈界就開始了特色之路的探索。《紅色娘子軍》是裡程碑式的作品,它為建立中國學派確立方向並打下堅實基礎。綜合舞劇結構、戲劇發展、編舞、音樂、舞美呈現來看,至今還沒有一部原創舞劇超越《紅色娘子軍》的藝術高度。在世界不同國家演出反響的熱烈也超出我們的預估,美國舞蹈界評價“這部舞劇表現手段最具創新,舞美又是傳統的極致表達”﹔澳大利亞媒體評價說“《紅》劇對現今年輕人的影響,不亞於瑪莎·葛萊姆”。

  在打造中國特色劇目過程中,藝術家陸續創作出《沂蒙頌》《草原兒女》《林黛玉》《祝福》《蘭花花》等舞劇,還有舞蹈演員編創的《拾玉鐲》《霸王別姬》《大足石魂》,交響芭蕾《黃河》《梁祝》等,都實現了借用西方芭蕾語匯表達中國意境、中國審美、中國情感,講述中國故事。進入新世紀,我們還改編電影《雁南飛》《大紅燈籠高高挂》,推出《牡丹亭》《過年》《鶴魂》等原創作品。

  持續創作特色作品,重在培養編創人才。2010年開始,中芭每年推出一季創意工作坊:演員本身有創作沖動,要給他們機會和平台。8年來,從最開始沒資金、沒人手,到逐漸構建出一整套青年創作班底。《鶴魂》就是這群年輕人的集體創作。2017年在德國參加藝術節時,這一作品被德國舞蹈家協會主席烏爾利希評價為“最有當代感,充滿青春活力也最有特色的作品”,德國媒體評價它“表達了一個國家的激情與優雅”。

  經過幾代人實踐,中芭初步總結出:“三足鼎立”是形成中國芭蕾特色風格的基礎。其一,掌握好古典芭蕾。這是芭蕾藝術的根基和原點。其二,推出中國原創作品。可以是經典文學改編,也可以是當代故事,具體語匯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現代的。其三,拓展現當代芭蕾。這是最能夠體現當下性的藝術領域,直接表達當代中國人所思所想所感。比如《長征長征》《哈姆雷特》《孔子2012》等。對於創作者來說,重要的是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用獨到藝術語匯表達立足當下的思考。一部優秀的原創作品,一定既能夠讓中國人看得懂、有共鳴,又能超越國別和文化,體現人類共通情感和價值。

  中國芭蕾從初具風格到形成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仍需持續努力,不忘初心,也需要各界合力支持,比如需要學者緊密關注藝術實踐,及時從理論層面進行總結等。

  對建設芭蕾舞的中國學派,我們充滿期待。

           

  馮英,1963年生,芭蕾表演藝術家、中央芭蕾舞團團長、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任首席演員期間,擔綱《紅色娘子軍》《天鵝湖》《吉賽爾》等保留劇目主演﹔任團長期間,力推《鶴魂》《敦煌》《九色鹿》等中國原創芭蕾。2016年被國務院新聞辦授予“講好中國故事文化交流使者”稱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6日 23 版)
(責編:馮粒、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辦好思政課 習近平這樣劃重點
  2. 小小螺螄粉做成“三個百億”大產業(人民…
  3. 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深層邏輯(慶祝…
  4. 博物館說|記錄南京大屠殺唯一動態畫面的…
  5. 陳金虎任常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