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紅樓夢》后四十回作者為何不是高鶚?

2018年07月11日08:1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紅樓夢》后四十回作者為何不是高鶚?

  ▲老版《紅樓夢》作者署名為曹雪芹 高鶚

  ▲珍藏版《紅樓夢》已改為曹雪芹 無名氏著

  張慶善 ▲

  今年年初,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紅樓夢》(珍藏版),扉頁上作者署名變成了“(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1982年《紅樓夢》新校本出版時,署名為“曹雪芹、高鶚著”。如今發生明顯的變化,一時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7月10日,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在《光明日報》撰文,回答了“《紅樓夢》后四十回作者為什麼不是高鶚、到底是誰”等問題。

  曹雪芹基本寫完但沒改完《紅樓夢》

  作家張愛玲曾說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而張慶善認為,其實,《紅樓夢》是基本寫完了的。准確地說,是沒有最后修改完,而且八十回以后的稿子又丟掉了,因而留下了后四十回續書的問題。

  他解釋,之所以說曹雪芹創作完了《紅樓夢》,但沒有最后改定,一是從創作的規律來看,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歷時十年之久,他不可能隻寫前八十回,而不再往下寫了,翻來覆去隻修改前八十回。這不符合創作規律。二是現有的大量脂硯齋批語,已經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節,曹雪芹的親友脂硯齋、畸笏叟(疑為曹雪芹的父親或者叔叔)都已經看到了這些稿子——比如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回前批:“釵、玉名雖二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余,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后寶釵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謬。”

  黛玉逝世,顯然已是后40回的內容﹔38回為過三分之一有余,可推斷書至少寫了100回以上。此外,張慶善還透露,后40回還有具體的回目。這些都能說明曹雪芹確實基本完成了《紅樓夢》全部寫作。

  曹版后40回在傳閱時丟失了

  曹雪芹《紅樓夢》原稿八十回后為什麼沒有傳下來?

  多數專家認為,原因是《紅樓夢》最初在朋友的小圈子裡傳抄批閱的時候,被借閱者弄丟了。“畸笏叟”在脂硯齋版第二十回中批注說,“襲人正文標目曰《花襲人有始有終》,余隻見有一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

  《獄神廟慰寶玉》指的是賈府被抄家、賈寶玉被關進獄神廟等情節,在110回之后。這也再度表明,曹雪芹基本寫完了《紅樓夢》。

  高鶚只是整理者而非作者

  張慶善在文中說,在曹雪芹逝世以后的二三十年裡,《紅樓夢》都是以八十回本在社會上流傳的。

  那《紅樓夢》后四十回是從哪裡來的?程偉元在程甲本“序”中講得非常清楚——非常喜歡《紅樓夢》的他惜未見全本,便“竭力搜羅,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數年以來,僅積有廿余卷。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余卷,遂重價購之……《紅樓夢》全書始至成矣”。

  對此,高鶚也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予聞《紅樓夢》膾炙人口者,幾廿余年,然無全璧,無定本……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過予,以其所購全書見示。”

  此時,高鶚剛剛參加完乾隆五十五年的會試,未中而落第,正好有空。為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程偉元便請他幫助修訂整理。本來就很喜歡《紅樓夢》的高鶚欣然答應。至於具體的整理工作,張慶善介紹就是“細加厘剔,截長補短”。

  胡適“高鶚續書說”所據隻為孤証

  是誰說高鶚續書的呢?張慶善介紹,胡適是第一個比較系統地論証了“高鶚續書說”的人,這個觀點也成為新紅學的基石之一。1921年胡適在《紅樓夢考証》中,提出了“《紅樓夢》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則是高鶚的續作”的觀點。胡適的論據,是引用了俞樾《小浮梅閑話》中的一條材料。俞樾說:“《船山詩草》有《贈高蘭墅同年》一首雲:‘艷情人自說紅樓。’注雲:‘《紅樓夢》八十回后,俱蘭墅所補’。”高鶚,別號蘭墅﹔船山即詩人張問陶,是高鶚的同年。由此胡適認為,張問陶的詩及注是高鶚續書的“最明白的証據”。這也是歷來認定高鶚是《紅樓夢》后四十回續作者的最主要的根據。

  對此,張慶善認為:其一,從文獻考據的角度看,張問陶的材料不是第一手文獻資料,如果沒有互証的文獻資料,這種孤証很難作為論証后四十回續書作者的鐵証﹔其二,張問陶並沒有說高鶚續寫了后四十回,只是說“補”,“補”不等於“續”。

  其中的主要原因,張慶善介紹,一是在程偉元、高鶚刊刻程甲本以前,就有《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抄本存在——周春《閱讀〈紅樓夢〉隨筆》中記載:“乾隆庚戌秋,楊畹耕語余雲:‘雁隅以重價購抄本兩部,一為《石頭記》,八十回﹔一為《紅樓夢》,一百廿回,微有異同,愛不釋手。’”張慶善解釋,乾隆庚戌即乾隆五十五年,而程甲本是乾隆五十六年辛亥才問世的。這就是說,在程甲本問世之前,已經有了《紅樓夢》一百二十回的抄本。

  其次,高鶚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續寫后四十回。高鶚生於乾隆二十三年,卒於嘉慶二十年,享年57歲。他於乾隆五十三年中舉,中舉后就積極准備會試。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參加會試落第,第二年即1791年春,應友人程偉元之邀,參與整理修訂《紅樓夢》。

  張慶善強調,除了張問陶那條“《紅樓夢》八十回以后,俱蘭墅所補”資料外,再沒有找到任何一條能証明高鶚續書的文獻資料。所以,有理由認為,高鶚不是后四十回的作者,只是一個整理者。

  與此同時,張慶善也強調:說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作,不等於全盤否定后四十回,不能說后四十回一無是處﹔否定高鶚是后四十回的作者,也並不是就能証明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所寫,要想弄清續寫后四十回的“無名氏”是誰,還需更多的文獻資料。文/綜合《光明日報》

(責編:溫璐、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