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文藝理論中國話語(文論經緯)

范玉剛

2018年07月13日04: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實踐呼喚偉大史詩,也呼喚文藝理論工作者著眼新現實、提煉新話語、推動新實踐,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文藝理論話語體系

  既要深入思考中國文藝發展道路,彰顯中華文化立場,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又要注重與世界其他民族經驗的互鑒,在不同文化、不同范式對話溝通中超越地方性和民族性,獲得其普遍意義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藝,一時代也應有一時代的文藝理論構建。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詩實踐呼喚偉大史詩,也呼喚文藝理論工作者著眼新現實、提煉新話語、推動新實踐,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文藝理論話語體系。

  新實踐呼喚新理論

  當今中國,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民群眾對更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烈,其藝術鑒賞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文化需求更加多樣,文藝市場格局不斷變化﹔文化與科技特別是數字化技術加速融合,催生出很多契合時代特點、創新表現方式的文藝新業態、新形態﹔與此同時,文藝作品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接受方式和欣賞習慣也在發生巨變。這種快速而劇烈的文化嬗變,既包括傳統文藝突破已有氣象,越發彰顯時代精神,更包括那些帶有當今時代特點的網絡文學、網絡影視、網絡綜藝、動漫、游戲、直播、虛擬現實等新文藝形式不斷走進人們生活世界,煥新社會文化生態。新老文藝人都力求以不同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創造著更加嶄新多樣的文化需求。

  這種豐富無比、充滿變化的文藝新格局,預示中國當代文藝發展的巨大機遇。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新時代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時代,是社會文明不斷提升的時代,是人民文化創造活力不斷迸發、創意激情不斷洋溢的時代,是文藝精品不斷涌現、從文藝高原不斷邁向文藝高峰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在全球舞台上以其文藝精品與他國文藝同台競技、不斷提升話語權的時代。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面對新的文藝實踐及時思考,回應文藝現實不斷提出的時代課題,幫助人們認識身處的文化方位,理解新文藝形式作用於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和效果,探索如何創作更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有益於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文藝作品。

  經濟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文藝繁榮態勢體現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差異性,彰顯具有獨特思想理念和審美追求的中華美學精神,又以其文明指向的一致性溝通人類審美共通感和共同精神追求。伴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世界越來越重視中國,越來越需要中國發聲,需要中國為世界貢獻獨特聲響和亮麗色彩,建構新時代文藝理論中國話語體系的需求因此越發強烈。與此同時,文藝精品涌現和當代文藝經典化,亟須建構基於中國審美經驗、有效解答中國問題的理論話語,立足中國文化主體性進行美學闡釋和文藝理論研究。

  真問題孕育新話語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有條件也有責任擺脫一味追隨西方文論的研究方式,積極建構新時代文藝理論中國話語,解釋新的文藝思潮、文藝現象,自主引導中國文藝前進方向。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嚴肅指出:“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對於契合時代特點生長於中國大地上的文藝作品、文化現象,絕不能濫用西方審美經驗和批評范式進行裁剪,更不能不加分辨地用西方理論話語強制闡釋。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當代文論發展史,西方文藝理論確實提供過學術滋養和有益借鑒,推動中國文藝理論和美學學科建設,也助力中國文論和美學學術研究的深入。然而,西方理論在其原生領域的有效性並不代表“理論旅行”和簡單移植后完全適用中國文藝現實,實際上常常會發生理論誤讀或扭曲“中國經驗”而強制闡釋中國文藝和文化現實的現象。實踐中有兩種研究傾向需要反思:一是濫用西方理論,術語滿天飛,卻越來越遠離中國問題﹔二是理論研究和文藝批評陷入自身話語復制,從理論到理論,越來越遠離文藝現實。近年來,文藝理論界對“強制闡釋論”集中討論批判就是重要的理論反思。其實,雖深受西方文論影響,當代中國文論話語自覺意識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出現,一些學者反思西方文論闡釋中國文藝現象的有效性問題,呼吁中國學者發出中國聲音,強調中國文論要弘揚“中華美學精神”。近年來“中國話語”成為社會和學界關注熱點,“中國特色文論話語體系建構”也被列為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研究計劃。這反映當代學界話語主體意識的覺醒,通過提煉文藝理論中國話語以克服中西文論交流中的“失語”狀態,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國際文化秩序建構。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建構新時代中國文藝理論話語體系是基於中國文藝繁榮興盛的現實,基於中國綜合國力和軟實力的支撐,既是中國文論自主原創的內在訴求,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理論的生命力不在於自身邏輯推演,而是來自對現實的回應。建構文藝理論中國話語體系,彰顯中華文化立場和堅定中國文化自信,唯此,中國當代文藝理論才能走上自主創新之路。

  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建構新時代中國文藝理論話語體系,要深入思考中國當代文藝發展道路。有效解釋中國問題本身就是當代中國人對世界做出的重要貢獻,中國文論隻有真正解釋中國,才能有效解釋世界。這裡所說的中國文論不是基於本土資源的文化部落主義式的自說自話,它必須從人民群眾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和豐富多彩的審美活動中汲取養分,在充分開放交流的國際學術話語中張揚“中國性”。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當代中國的,其相互通約的底蘊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人類共同精神追求。究其根本,“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中國成功走出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現代化之路,必然有其價值感召力和理論普適性,這種價值和理論需要充分闡釋,相應學術話語體系也亟待建構。中國文藝理論應著重探討中國文藝發展道路及其主流話語表達形態,著重研究中國獨特的審美經驗,文藝理論研究范式和批評話語建構圍繞這種獨特經驗展開,並在不同文化、不同范式對話溝通中超越地方性和民族性,獲得其普遍意義。

  其中,厘清“中國經驗”內涵及其復雜關聯是關鍵。基於中國審美經驗的中國文藝理論話語體系,應當是一套有高辨識度又為世界普遍理解和認同的學術概念和理論體系。其關鍵詞提煉和標識性符號建構,既要看到中國經驗獨特性,又要注重與世界其他民族經驗的互鑒。如此才能塑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形成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中國文論話語,也讓外國人不僅聽得到、看得到,而且聽得進去、看得明白。簡言之,既要文明互鑒,又要關注文明異質性,不能陷入西方中心主義窠臼,也不能落入文化部落主義泥潭。

  新時代,中國文論話語體系建構要基於中國文藝和審美現實,進一步推動中國文藝書寫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普通中國人的心理情感變化及其價值訴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觀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國的地,隻有眼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同時真誠直面當下中國人的生存現實,我們才能為人類文明提供中國經驗,中國文藝才能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文藝才能說“中國話”,也才能說“世界語”。這樣的中國理論才能有效闡釋中國道路,才能推動建成新時代文藝高峰,為和諧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獨特精神價值。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3日 24 版)
(責編:袁勃、白宇)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3.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