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如果國寶會說話》本月回歸 聽國寶"講述"戰國秦漢歷史

2018年07月16日11:02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滴!您有一份來自國寶的信息,請注意查收”。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早在第一季就因其“反差萌”的表現方式引發全民關注。近日,《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正式宣布節目將於本月23日回歸,更多的文物珍寶也將與觀眾見面。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發布會展示

本季將以“超級鏈接、超越想象”為主題,走進戰國、秦漢時代,從這段中國歷史上最具創造力的時代所遺留的歷史文物中選取25件國之重器,講述它們的故事。

節目中,國寶們將繼承第一季中“反差萌”的表述方式,從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長信宮燈的“照著你”、熹平石經的“比修刻”,到錯金銅博山爐“雲的計算”、曾侯乙編鐘的“Duang”等等,繼續用最“年輕化”的方式與觀眾對話。同時,對不同文物的呈現都經“量身定做”,各集之間的影像風格都截然不同。

擊鼓說唱俑

“擊鼓說唱佣”是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漢代文物。此俑頭上戴幘,額前有花飾,袒胸露腹,兩肩高聳,著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張口嘻笑,神態詼諧,動作夸張,活現一俳優正在說唱的形象。在東漢,他們往往隨侍主人左右,作即興表演,隨時供主人取樂。講到“擊鼓說唱佣”時,崔宇導演說:“說唱俑現在是博物館的"大明星",但在他所在的東漢時期是找不到女朋友的。隻有了解到它背后的悲劇內核的時候,才能去回歸嚴肅的表達。

鷹頂金冠飾

“鷹頂金冠飾”是1972年在內蒙古杭錦旗阿魯柴登匈奴墓出土夫的文物,有“草原瑰寶”之譽,是迄今所發現的唯一的匈奴酋長金冠飾,代表了戰國時期我國北方民族貴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導演祝捷在發布會上談道,我們了解的漢代與匈奴的故事都是影視劇中呈現的你死我活的打斗,但實際上草原文明是我們整個中華文明長久歷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用一個非對立的方式來表現,所以我就用很多粘土動畫來表現特別殘酷的戰斗,我希望這樣的方式不僅僅是賣萌,而是更新我們對歷史的觀念,也跟觀眾達到一種新的交流和溝通。”

相比第一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在制作方式與視聽手法上大膽創新。節目組引入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採集、多光影採錄、表面微痕提取、數字拓片、數字線圖、多光譜採集等新技術,極大突破了傳統攝影的視角束縛,更清晰的向觀眾展現國寶的原始狀態。提到“裡耶秦簡”,主創人員介紹說,為了讓陳舊、不那麼好看的木簡活起來,專門用了高精掃描和微痕提取技術。在視聽手法上,最具特色的就是“耳機影院”。節目組借鑒VR音頻技術,採用融媒體聲音,專為耳機用戶創作在碎片化時間裡戴上耳機就能享受影院般的效果。

此外,在文物選取與學術性方面也有所突破。本季文物類型更加豐富,在第一季的陶器、玉器、青銅器之外,新增了漆器、石刻、簡牘、織錦等文物類型,反映了戰國至秦漢時期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同時,與文博單位合作更加緊密,更加貼近文物考古專業學術前沿,第二季全片共有來自全國的50多家博物館參與支持拍攝。

節目每集僅5分鐘,“孵化”卻歷時整整兩年。節目組總導演徐歡介紹,從搜集到篩選,團隊經過學習、研究、走訪、勘察后,從全國登記在冊的380多萬件文物中遴選出100件。“做5分鐘的節目和做1個小時的沒區別,許多分集導演帶著對文物的敬畏之心,僅僅一集就能打磨上大半年。”

據悉,《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將於7月23日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同時將在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科教頻道同步播出,CGTN也將以多語種播出。(李紅)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