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在節目中以情動人
伊能靜和大張偉合作節目
韓雪勇於接受“舒適區外的挑戰”
劉愷威唱了自己很想唱但又不敢唱的歌
李易峰(右)將挑戰“籃球陣營領隊”這一新身份
盛一倫欲撕掉“舞蹈黑洞”的標簽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舒適圈”,舒適圈指自己感到快樂且自信的活動范圍或境況。舒適圈能讓人自在,但跳出舒適圈,迎接更多挑戰,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在近日熱播的《幻樂之城》裡,易烊千璽用作品講述了少年打破舒適圈的決心。但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跳出舒適圈,最新一期《幻樂之城》裡,觀眾不難發現大張偉強調自己的“綜藝感”,作為導演的伊能靜則強調自己想要的是“電影感”,兩人都想堅持自己的“舒適圈”。其實,堅持舒適圈或跳出舒適圈,只是個人的不同選擇。不過,要想尋找人生更多的可能,還是需要多一點勇氣,“去闖吧”。
對音樂創作的舒適圈 他們態度不同
在《幻樂之城》第一期中,易烊千璽首唱新歌《舒適圈》,少年一心想要沖破外婆打造的“舒適圈”,去外面的世界追求夢想。不少評論認為,這首歌很適合易烊千璽,易烊千璽本人也勇於嘗試更多影視作品和綜藝的不同領域,就像歌中說到“少年隻屬於遠方,去闖吧”。
音樂上跳出“舒適圈”的並不止易烊千璽。同樣是在這個節目裡,黃曉明、馬思純等都用舒適圈外的表演和歌唱感動了觀眾。從拒絕、后悔到答應,黃曉明說原因是“想嘗試”,“人生如果真的都一帆風順該有多無聊啊,還是找點兒看似不可能做的事情嘗試一下,哪怕不成功也無所謂,至少我嘗試過”。而馬思純的表演也讓觀眾“看哭”,因為故事完整、演技“走心”,哪怕她的演唱沒有那麼專業,也讓觀眾“感動落淚”。事實上,《幻樂之城》的唱演融合以及一氣呵成的節目難度曾讓不少藝人望而卻步,馬思純是最快做決定的,“因為難,所以我覺得得去。”主持人何炅也在節目錄制現場爆料:“在我們都不清楚這個節目具體怎麼實現的時候,馬思純一聽說難就立馬決定要來。”她不斷挑戰自我的態度令觀眾起立鼓掌。
觀眾從節目裡不難發現,音樂創作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跳出舒適圈。
上周末播出的節目中,大張偉和導演伊能靜合作了《世上最幸福的病》,呈現了畫面熱鬧豐富的作品。但是,觀眾留意到,在作品籌備中伊能靜和大張偉有不少分歧。伊能靜希望故事更具有故事性,更具“電影感”,但是大張偉強調自己需要的是綜藝感和小品式表達,兩人各執己見。在作品呈現上,大張偉和伊能靜都表示已經達到預期,但有不少觀眾認為“節目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完整”“創意很好,表達一般”。
節目播出后,伊能靜通過微博澄清了錄制時的爭執,是因為兩人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伊能靜寫到,自己不是很拿手大張偉熱衷的把包袱串起來的拍攝方法,兩人在前期的討論中確實有很多障礙,但是自己從來沒有放棄過溝通。“從劇本、鏡頭、燈光、台詞、音樂、分場,都是大張偉老師寫下來的,我盡力去做好,作為女性,會有女性對電影題材的喜好,但我面對的是有個性的大張偉老師,我也要學習完成他人的夢想,這也是一種做導演的方式。”她同時也表達了對舒適圈的看法,“我發現我跟大張偉骨子裡是同一種人,沒有安全感,隻信任自己能做好的東西,不想去接受自己沒經驗的,內在是擔心做不好,不夠完美。活在舒適圈裡,別人的反應都能預測,何必大膽撕開包裝,那畢竟有風險,可能做不好又不討喜”。最后伊能靜坦言,重點不是聽誰的,而是真正容納彼此的優點,接納不同的部分,這才是創作最可貴的過程。
多一些嘗試,即使失敗也是“勇氣”的表現
跳出舒適圈,可以嘗試更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嘗試都是成功的,有的嘗試結果未盡人意——可是他們的勇氣,還是為觀眾所稱道。
同樣是《幻樂之城》節目裡,韓雪和導演馬志宇合作的《焚心》靈感來源於《古今大戰秦俑情》,故事裡的“她”從秦朝到現代跨越千年尋愛,奮不顧身隻為喚醒前世的“他”。為了能在幾分鐘內呈現出時間上的跨度,讓觀眾有更直觀的感受,韓雪和馬志宇導演將高難度全息投影技術加入到了作品中。但這項技術對於光影之間的替換有極高的要求,零點幾秒的出入都可能導致穿幫。即使時間緊迫、難度大,但韓雪表示:“不創新,我寧願不做。”
可惜的是,這樣一個全息投影技術呈現的作品,在切換燈光的時候,助演演員和工作人員出現了明顯的穿幫,王菲、鄭鈞等都表示“可惜”,而韓雪和導演更是淚洒當場。節目播出后,韓雪通過微博表示,這是一次“舒適區外的挑戰”,“感恩遇到這麼好的你們,陪我創造新的可能”。
他們認為“不可以一直在舒適圈裡待著”
跳出舒適圈,會面對未來的不可知,甚至會有失敗的可能,但不少藝人都堅定地去嘗試,他們認為,“不可以一直在舒適圈裡待著”。
近日另一檔熱播綜藝《跨界歌王》中,吳秀波、王凱、劉愷威、陳學冬、韓東君等都有不少“不一樣”的跨界嘗試。其中,劉愷威在前晚播出的總決賽第一場裡跟薛之謙合作表演粵語加上海話版的《方圓幾裡》,劉愷威說這是“唱了自己很想唱但又不敢唱的歌”。從演戲舞台到歌手舞台的跨界,劉愷威坦言平時喜歡隱藏自己,拍戲時可以躲在角色后面,而以歌手身份出現時,需要自己全情投入,也想重拾當年參加唱歌比賽時的那種心境和對音樂的愛。他用艾琳·鄧萊普的詩《論變化》鼓勵年輕人要勇於突破自我、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變化是世界上唯一絕對的東西”。
全新節目《這就是灌籃》裡,李易峰也將挑戰“籃球陣營領隊”這一新身份。據悉,節目集結各地籃球愛好者,上演最燃籃球對決。
“舞蹈零基礎”的盛一倫則參加了《新舞林大會》,欲撕掉“舞蹈黑洞”的標簽。他們的表現,都讓觀眾頗為期待。
其實,跨界演出、跨界嘗試都是藝人跳出舒適圈的嘗試,原因在於他們不安於現狀。今年上海電視節上,馬伊琍在獲獎后表示,在演戲中文章鼓勵她:不能用慣性和經驗去演戲,不可以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待著。不安於現狀,讓馬伊琍不斷超越自己,尋找到自己的隱藏技能,從而提高競爭力,獲得觀眾和評委的一致認可。
觀察
突破或有痛苦,請“給自己打call”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個又一個圈圈,我們都在圈圈裡生存著,而舒適圈就是讓我們最舒服自在的圈子——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與認識的人相處,做自己會做的事,在慣性的運作下,輕鬆自在,不易緊張。
有一個關於“舒適圈”的理論是:“人長久待在舒服的環境下,會因為生活安逸而不想動腦筋﹔但若把人帶到比較險惡的環境,經歷了挑戰和痛苦,反而會變得成熟。”跳出舒適圈,縱然過程會有痛苦,但能避免過於舒適放縱自己而失去競爭力。
已經有不少人認識到,“舒適圈待太久,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路 ”“改變自己會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害怕改變幾乎是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疾病,因為慣性的心理模式使我們感到安全。試著走出心靈的舒適圈,與時代接軌,不斷改變的人生,會有更多出路 ”。這個過程需要克服恐懼,而不是逃避,縱使過程有痛苦,請你“給自己打call”,做套路外的事,不管多小的改變,都在一點點走出舒適圈。“試著愛上不安的感覺——這是走出舒適圈的關鍵,不安往往暗示自己在成長。”
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待在舒適圈,也不代表“錯”。有觀點認為,某種程度上,舒適就像是自己的潛在直覺,對部分不想脫離舒適圈的人來說,或許意味著現在擁有的一切已足夠﹔那麼此時擁抱舒適,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