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詩鄉歌海”儋州的千年東坡情

2018年08月03日08:5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詩鄉歌海”儋州的千年東坡情

“詩鄉歌海”儋州的千年東坡情

  儋州調聲被稱為“南國藝苑奇葩”,男女集體對唱,蘇東坡謫居儋州影響了調聲發展。圖為調聲表演。 王子謙 攝

  中新網海南儋州8月2日電 題:“詩鄉歌海”儋州的千年東坡情

  中新網記者 王子謙 張茜翼

  如果說每一座城市都有對外名片,那麼儋州的名片則顯得厚重:千年流傳的璀璨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東坡”情意。

  儋州歷史悠久,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始設“儋耳郡”。千百年來,儋州留下了眾多名人足跡:兩漢伏波將軍路博德、馬援將海南納入管轄﹔南朝嶺南“巾幗英雄”冼夫人置儋州府,恢復海南與中央政權的直接聯系﹔北宋時,蘇軾被貶儋州,推動中原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

  “憑著洋流與季風,中原文化在儋州登陸,千百年來各種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儋州市原政協副主席、教育局長李盛華說,儋州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各種方言與藝術都扎根流傳。

  提起儋州,少不了大文學家蘇軾在這裡留下的文化火種。公元1097年,蘇東坡在儋州謫居3年,講學明道,吟詩題字。自此開始,儋州重教化,尚詩書的風氣綿延千年而不衰。

  來到儋州市中和古鎮,到處都留有東坡印記。東坡井、東坡書院,就連飯館都有一道特色美食名曰“東坡小炒”。

  受東坡影響,中和鎮書畫愛好者眾多,其中老匠人湯漢清可謂全能:書畫、刻章、裝裱、扎龍、扎獅....。.他告訴記者,從兒時起就記得鎮上濃厚的文化氣息,“不少家庭書畫手藝代代傳承。”

  瞻仰東坡精神,東坡書院是好去處。走進書院,舞台兩側的東坡詩嵌入對聯十分醒目:“饗宴東坡樂府胸襟常養浩然氣,暢游西岸詩鄉市井猶存快哉風。”游人游覽中不僅能感受到古時儋州風情,更能感悟東坡的崇高人格。

  原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海波在儋州出生、長大,深受當地本土文化影響,對儋州山歌、調聲、楹聯等頗有研究。他說,受蘇東坡影響,儋州人喜愛吟詩作對,即使是小學畢業的人,五言絕句、七言律詩可脫口而出,其對詩詞和楹聯的喜愛,更是一年365天無論紅白喜喪。

  “水本與月共一片,水在江河月在天。秋月影照清江水,不真月共水同眠。”陳海波介紹,不僅是詩歌對聯,儋州人肚裡更裝滿山歌,其講究平仄和押韻,有七絕詩的體式,富有音樂的美感。張開嘴,山歌就脫口而出,爭辯中,山歌嵌在話語中角力,言辭活潑生動,機敏激烈,妙趣橫生。

  儋州調聲被稱為“南國藝苑奇葩”,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調聲產生於西漢時期,男女集體對唱,歌舞一體,節奏明快,感情熾烈。蘇東坡謫居儋州,更是影響了調聲發展。

  “儋州自古稱歌海,山歌催得百花開﹔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許英妹是調聲愛好者,從小就跟隨長輩演唱。她說,唱調聲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儋州人的血液中。

  近年來,儋州從深厚的歷史中發掘傳統,舉辦東坡文化節等特色節慶活動,推進東坡文化旅游園區等文化重點項目建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陳海波補充說,儋州還需要通過專業人才引導,創作更多的高水平藝術作品讓本土文化傳播更遠。

  時過千年,百姓依然在紀念蘇軾。自2015年起,儋州每年都要舉辦一場“東坡詩詞背誦大賽”,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學前幼兒,東坡的千古名句被代代傳頌: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完)

(責編:吳亞雄、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