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一枕新涼一扇風 

2018年08月07日09:06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文藝星青年按】伴著清晨輕柔的細雨,北京的“桑拿”天終於進入尾聲,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一年中秋天開始的日子。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有關立秋的的詩句自是不少。立秋之際,青年君准備了貼心的養生指南,並送上乾隆、白居易、王國維等吟詠立秋的名句,以及魯迅、沈從文、林語堂筆下的“秋日物語”,伴你度過一個文藝的初秋~~

涼風至 白露生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立秋一般在每年陽歷的8月7日或8日,這一天太陽達到了黃經135度。立秋標志著秋天開始到來,氣溫開始逐漸下降,谷物成熟,農民迎來豐收的季節。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一候,涼風至。西方淒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周語》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於暑者,其聲變之矣。

氣候變化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溫度的下降也並不是立竿見影。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

俗話說“秋后一伏,汗死老牛”,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所以立秋之后的半個月左右,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

不過畢竟是立秋了,天氣轉涼是大的趨勢,早晚的溫差開始加大,夜間開始有了陣陣的涼意。立秋的三候是: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大致反映了這個階段的氣候特點。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台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貼膘晒秋怕打雷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西瓜,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於夏季流汗較多,人們會在立秋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積暑,免秋來腹瀉、鬧肚子。

防秋疾斂肺氣

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體也要順應自然,“順天時,因天序”,避免大量出汗和體力消耗,收斂肺氣,調整情緒,預防感冒,立秋養生牢記斂、防、收,並採取措施應對“秋老虎”。

潤肺柔肝、養陰清燥

秋天干燥,人體容易缺水。按照《黃帝內經》“秋冬養陰”的原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卜、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

立秋后,晝夜溫差逐漸變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且易迅速傳播。空氣變得干燥,過敏原增多,哮喘等頑疾多在此時節復發,建議摩喉預防哮喘。

調養起居、適量運動

秋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此外,在這個時節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

謹防“秋老虎”

立秋撞上三伏天,養生謹防“秋老虎”!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秋后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名家的秋日物語

【開一壇好酒,吃大閘蟹】

前日姨娘還說要請老太太在園裡賞桂花吃螃蟹,因為有事還沒有請呢。你如今且把詩社別提起,隻管普通一請。等他們散了,咱們有多少詩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說,要幾簍極肥極大的螃蟹來,再往鋪子裡取上幾壇好酒,再備上四五桌果碟,豈不又省事又大家熱鬧了。

——曹雪芹 《紅樓夢》

【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懍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庄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

——林語堂《秋天的況味》

【繁霜洒在野花草上】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眨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洒在我的園裡的野花草上。

——魯迅 《秋夜》

【天色暗下來,秋虫聲漸起】

在這光景中的五明與阿黑,倚在門前銀杏樹下聽晚蟬,不知此外世界上還有眼淚與別的什麼東西。

——沈從文 《秋》

【回憶青春少年】

那年秋天的事情我記憶猶新。晴好的天氣日復一日,真是個美麗的秋季。天空澄澈高遠,繪畫館前夾道成排的銀杏樹,比歷年更顯鮮艷明麗,閃耀著金色的光澤。對我來說,那是人生二十年代的最后一個秋天。

——村上春樹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詩詞中的立秋

《立秋日作》

清·乾隆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虫砌下覺聲楊。

農佔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

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澹日非雲映,清風似雨余。

卷帘涼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

今朝散騎省,作賦興何如。

《立秋夕有懷夢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風扇蒲葵輕。

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

是夕涼飚起,閑境入幽情。

回燈見棲鶴,隔竹聞吹笙。

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

所思渺千裡,雲外長洲城。

《新秋》

唐·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裡,安仁謾起悲。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思》

唐·白居易

病眠夜少夢,閑立秋多思。

寂寞餘雨晴,蕭條早寒至。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立秋二絕》

南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福。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菩薩蠻·回廊小立秋將半》

近代·王國維

回廊小立秋將半,婆娑樹影當階亂。

高樹是東家,月華籠露華。

碧闌干十二,都作回腸字。

獨有倚闌人,斷腸君不知。

《漁家傲·七夕立秋》

宋·秦觀

七夕湖頭閑眺望。

風煙做出秋模樣。

不見雲屏月帳。

天滉漾。龍軿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

玄蟾烏鵲高樓上。

回首西風猶未忘。

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鄒菁、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