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釋未識的甲骨文字之難

王子楊

2018年08月08日04: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漢字資料,其對於語言學、歷史學等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使用甲骨文材料進行相關研究前,一個必須進行的工作是甲骨文字考釋。所謂甲骨文字考釋,就是利用其他古文字材料和傳世字書把過去不認識的甲骨文字釋讀出來,從而把不易理解的甲骨卜辭講解清楚,為其他研究做准備。

  甲骨文字考釋一般包括“字形考訂”和“辭例解釋”兩部分。前者為“考”,后者為“釋”,合在一起就是“考釋”。甲骨文字考釋跟其他門類古文字的考釋一樣,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較法,或謂“字形比較法”。研究者需要把未識的甲骨文字形體跟已識的金文、簡帛等古文字形體(包括字書收錄的大篆、古文、籀文等形體)作比較,根據后者的音、義信息推知這個甲骨文字的音、義內容,達到破譯甲骨文字的目的。比如甲骨文中的“日”“月”“牛”“大”等字,3000多年來形體並沒有太大變化,稍微熟悉《說文》的人通過把它們跟小篆進行比較,完全能夠正確釋讀出來。

  甲骨文發現早期,不少甲骨文字形體,經過與金文、《說文》所收的古文、籀文形體簡單比對,便能得到比較可靠的釋讀成果。比如,1903年,劉鶚在自行刊布的《鐵雲藏龜·自序》中輕輕鬆鬆認出40余字,其中30多字是正確的。1904年,孫詒讓得到《鐵雲藏龜》后“窮兩月力校讀之”,寫成《契文舉例》一書,又正確釋出甲骨文字185個。其后,經過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於省吾、唐蘭、李學勤、裘錫圭等幾代學人的共同努力,已經釋讀出甲骨文字1500個左右,余下的不足3000個甲骨文字是沒有考釋出來的未釋字。這些未釋字,不少是人名(族名)、地名用字,都是前人留下來的“硬骨頭”,釋讀難度非常大。

  當前形勢下,運用“字形比較法”考釋甲骨文字,也給甲骨文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共時層面講,不僅要對每一個甲骨文字形體的筆畫特征爛熟於心,還要對同一個甲骨文字的不同異體情形有深入把握,總結出哪些筆畫區別字形,哪些筆畫不區別字形,通用無別﹔同時,還要對甲骨文字的類組差異、異體分工等現象有深入理解,全面梳理甲骨用字情況。從歷時層面講,要對每一個已識字形體的歷時演變序列有深入把握,梳理、總結基本構字偏旁的歷時演變規律,逐一描寫基本構字偏旁在不同時代呈現出來的不同樣式,用動態的眼光審視每一個古文字形體。唯有如此,才能透過紛繁復雜的字形變化,看到不同字形之間的“同”,找到前人不能發現的形體聯系,從而運用“字形比較法”破譯甲骨文字。

  字形考訂之后,還需要把考訂的結果放到所有的甲骨卜辭中去,驗証它的可信性。如果用這個釋讀結果去通讀甲骨卜辭,辭意順暢,了無滯礙,則証明字形釋讀是可靠的﹔反之,則要重新檢查字形考訂的科學性。如果經過反復查驗,字形比較沒有任何問題,則需要運用音韻學的知識,將釋讀結果予以破讀,並列舉疏証証明,進而疏通卜辭文意。在串講卜辭文意時,為了增加論証的說服力,甲骨文研究者通常需要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比如考釋一個表示地名的甲骨文字,往往就需要考釋者具有深厚的史地學素養。如果考釋一個表示器物類的甲骨文字,則需要研究者具有豐富的考古學知識,等等。因此,甲骨文字考釋工作對甲骨學者的知識儲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也就是知識淵博、涉獵廣泛的學者往往更容易釋讀出甲骨文字的原因。

  甲骨文字考釋還有其他諸如“辭例推勘法”“偏旁分析法”等方法。“辭例推勘法”主要通過不同辭例的互相比較、分析,歸納出甲骨未釋字的語義特征和范圍,鎖定釋讀方向,雖然多數情況下不能直接得出釋讀結論,但卻是“字形分析法”的重要補充,具有突出地位。不少經典的甲骨文字考釋就是從辭例推勘入手,提供未釋字的語義范圍線索,最后得出釋字結論。

  近幾十年出土材料持續不斷的發現和公布,把古文字研究整體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甲骨文字考釋也日益精密化、科學化。大部分甲骨學者能夠做到論証嚴謹,持論小心翼翼:能想到的考釋思路前人可能早就想到了,能注意到的關鍵材料別人也許早就看到了。在這種情形下,破譯一個甲骨文字異常艱難,需要做大量前期准備工作。對於專門的甲骨文研究者而言,需要對全部甲骨卜辭材料十分熟悉,掌握所有甲骨文字的基本情況,尤其是未釋字的情況更要爛熟於心。比如,這個未釋字的形體結構如何,有幾種可能的分析途徑,可能與其他古文字材料中的哪些形體建立聯系,這種聯系的確立需要哪些証據,建立聯系后如何闡釋在卜辭中的用法……另外,還要對前賢時彥的研究成果十分了解,前人的哪些意見可以吸收,哪些意見不可信從,等等。

  論証嚴密、結論可信的甲骨文字考釋文章大都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構思、搜集証據、反復改寫等過程,方能最終發表。據我所知,有位學界前輩為了等待更為直接的佳証,把寫好的稿件足足塵封數十年才發表。

  甲骨文之所以能越過專業的門檻,吸引一些業余愛好者,魅力在於文字自身的表意性。整個文字的構形,看起來像圖畫一樣。甲骨文字考釋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整個考釋過程都有成熟的方法論作為指導,程式化較強。隻有嚴格遵循甲骨文字考釋的方法和原則,真正做到“字形之無忤”(字形比較無違逆),“文義之大安”(辭意通暢無礙),一篇甲骨文字考釋論文才能得到學界認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8日 22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3.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