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七夕乞巧:不秀恩愛秀智巧

鄭學富
2018年08月16日08:35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七夕乞巧:不秀恩愛秀智巧

明人仿仇英《漢宮乞巧圖》

老北京的七夕並非情人節,而是女子秀巧節。唐人林杰有《乞巧》詩雲:“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拜織女學女紅

古代女子為什麼要在七夕拜織女呢?織女是一位紡織高手、女紅大師,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要在鵲橋與牛郎相會,此時人們設香案祭拜,請求其傳授女紅技藝。古時候,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窮人家的女孩子,都要精通女紅。女紅指女子所做的紡織、刺繡、縫紉等針線活兒。男子擇妻,也以“德言容工”四個方面來衡量,其中的“工”即為女紅活計。

古代拜織女常常由一位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聚會團拜。七月初七這天,要齋戒一天,沐浴淨身,打扮得既庄重又漂亮。到了晚上,月光融融,清輝盡洒,初秋的夜風襲來,涼爽怡人。在庭院中安放一張供桌,擺上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還要在瓶子裡插上幾枝鮮花和幾束紅紙,前面放置一個小香爐,插上幾炷香。

大家在案前焚香禮拜,面向織女星座,神情專注,虔誠許願:“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祭拜完畢,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閑聊家長裡短,交流針線技術。清代詩人蔡雲有詩曰:“幾多女伴拜前庭,艷說銀河駕鵲翎。巧果堆盤卿負腹,年年乞巧靳雙星。”

秀女紅比才藝

乞巧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七孔針(或五孔針、九孔針),借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最快穿過全部針孔稱為“得巧”,即獲勝。反之就是輸家,輸家要准備獎品或禮物,頒發給勝者。《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清代詩人吳曼雲有詩描述這一習俗:“穿線年年約比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明清時期在京城更加流行的是投針驗巧,即在水盆中放入縫衣針,以盆底針影形狀判斷是否“得巧”。《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

人們在七夕前一天就把一個水盆放在院子裡,倒入“鴛鴦水”。“鴛鴦水”是指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或者是把河水和井水混合。露天過夜,第二天再晒一上午,通過陽光的照射,水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到了下午,取出縫衣針輕輕地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並在水底折射出針影。如果針影形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便是勝者﹔如果針影是筆直的一條線,就是敗者。

《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婦或嘆,女有泣者。”《帝京歲時紀勝》也有記載:“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街市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咸為乞巧。”

接閨女回娘家

明代《帝京午目》說:“七夕女兒節,角黍展榴裙。”七夕這天,年輕的女子們穿紅戴花,佩戴著用五彩綾線結成的櫻桃、桑葚、角黍、葫蘆等形狀的飾品,打扮得花枝招展,成群結隊逛街市。北京各個廟會和街市上,自七月一日起就專門設置乞巧物品專賣市場,即“乞巧市”,主要有牛郎織女年畫、乞巧樓、七孔針、乞巧果和祭拜織女用的蠟燭、香以及婦女用的各種粉、胭脂等。

人們在家中還要准備豐盛的食物供女兒們享用。七夕前一天和當天晚上,富貴之家大多在庭院中扎起彩樓,稱乞巧樓,在庭院中陳列磨喝樂、花果、酒菜、筆硯、針線等物,或由兒童作詩,或由女子展示制作的精巧物件。元朝時京城一帶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過七夕節。元末鬆雲道人熊夢祥在《析津志》中記載:“宮廷、宰輔、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張挂七夕牽牛織女圖,盛陳瓜果、酒、餅、蔬菜、肉脯,邀請女流作巧節會,稱曰女孩兒節。佔卜貞咎,飲宴盡歡,次日饋送還家。”

(責編:鄒菁、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