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這些舞台劇演了又演,理由很充分!

張素芹
2018年08月20日08:5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這些舞台劇演了又演,理由很充分!

《晚安,媽媽》劇照

《老舍五則》劇照

《三體》劇照

廣州的舞台上,總有一些劇目演了又演。前年演過的大導林兆華執導的《老舍五則》,去年演過的米雪、焦媛主演的《晚安,媽媽》,前年、去年都演過的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三體》,近期都要再來廣州。但凡優質的作品,觀眾才會買賬。事實上,上述三部舞台劇作品,經典原著、實力主創、舞台呈現等方面都可圈可點。

普利策獎名劇《晚安,媽媽》

看點:米雪焦媛同台飆演技

由米雪、焦媛主演的普利策獎名劇《晚安,媽媽》將於10月3日、4日登陸廣東演藝中心大劇院。去年,該劇啟動全國巡演,曾於12月在廣州上演2場,口碑炸裂。

《晚安,媽媽》是美國女劇作家馬莎·諾曼的作品,曾獲1983年普利策戲劇獎,1986年被改編成電影,在百老匯演出了380場。劇中講述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在一個極為平常的晚上,兩人如常地傾談,突然女兒冷靜地說要自殺……真情對話之后,母親能把女兒留下來嗎?該劇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生命與死亡,講述了生活中各人“不被了解的孤獨”。

焦媛實驗劇團出品的《晚安,媽媽》,是一出隻有兩個演員的獨幕劇,由米雪、焦媛擔綱出演母女。這是一部希望以日常對話的方式解決人生問題的戲劇作品,沒有復雜的情節,也沒有華麗的舞台,完全依靠演員的表演,全劇90分鐘以對白為主,非常考驗演技。

“香港舞台劇女王”焦媛,曾出演《金鎖記》裡的曹七巧、《南海十三郎》裡的梅仙、《長恨歌》裡的王琦瑤……她詮釋的每一個女性角色都讓人印象深刻。這次,焦媛“遭遇”了一個強大的對手——“香港電視圈傳奇”米雪。追過港劇的觀眾大概沒有不知道米雪的。她是《射雕英雄傳》裡的俏黃蓉、《宮心計》裡的鐘司制、《溏心風暴》裡的凌莉……現年63歲的米雪可謂見証了香港電視圈的發展史,她是香港TVB不老神話,先后四次獲選“香港十大電視明星”,2008年憑借《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榮獲“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舞台劇方面,《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白蛇傳》《梁祝》等都記錄了她的出色演技。

TVB視后和舞台劇女王同台飆戲,怎能不精彩。去年看過她們90分鐘不間斷飆戲的觀眾都大呼過癮,“焦媛與米雪兩個老戲骨的飆戲,入骨入髓,各種張力,到最后的無力,令我淚流滿面,唏噓不已。”觀眾也被故事多次戳中淚點,直擊內心深處。“滿滿當當的90分鐘演出裡,有喜有悲,有起有伏,無不是人生的縮影,體悟到的道理很多,最重要的不過幾個字:珍惜眼前人。”

時隔不到一年,兩位演技精湛的“女神”再度來到廣州,如果此前和這部劇擦肩而過,這次可不要錯過。更何況,此次上演的《晚安,媽媽》,由香港金牌導演高志森擔綱復排導演。

百場明星版話劇《老舍五則》

看點:導演主演都是“大腕”

2018百場明星版話劇《老舍五則》,將於11月3日-4日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該劇曾於2016年在廣州上演,被不少劇迷認為“再創京味兒戲劇典范”。此次,特為紀念百場演出而來的話劇《老舍五則》,將令更多的人再度領略老舍先生筆下“京味兒”文化的藝術魅力。

《老舍五則》改編自老舍的5篇短篇小說——《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斷魂槍》《上任》《兔》,話劇以現代戲劇的表現手法將其串成了一部多角度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的悲喜劇,游走於現實、黑色幽默與荒誕派之間,處處張揚著老舍先生睿智的批判和深沉的反思。

該劇的主創主演陣容強大,老舍之子舒乙擔當藝術顧問,由林兆華擔任導演,著名表演藝術家雷恪生、李誠儒領銜主演。

被國內戲劇界尊稱為“大導”的林兆華,是林兆華戲劇工作室藝術總監、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其舞台作品60余部,包括1999年重排的老舍經典話劇《茶館》。

主演雷恪生是國家一級演員,耄耋之年仍活躍在話劇舞台上。這位殿堂級資深戲骨,被稱為“中國當代話劇活歷史”。在60年的藝術歷練中,雷恪生以含而不露、韜晦於心的表演風格出演了70余部話劇作品。主要作品有《阿Q正傳》《鑒真東渡》《北京人》等。有觀眾如此表示:“80歲高齡的雷恪生不愧是中國當代話劇的活歷史,他的表演非常值得你買票進場。”

劉慈欣原著改編舞台劇《三體》

看點:超真實的舞台“燃炸”了

10月12日、13日,3D科幻舞台劇《三體》將第三度登臨友誼劇院。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三體》舞台劇2016年首演便引爆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觀演人次累計一百多萬。該劇曾榮獲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改編文藝作品獎、2017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創新劇目獎。

這次3D裸眼《三體》2018紀念版,結合了3D Mapping、紗幕成像、視聽特效、虛擬現實元素、無人機等前沿酷炫科技,裝道具的卡車集裝箱就有5輛。劇組採用了3D紗幕投影,疊加汽幕多媒體投影,再加上余光投影技術,呈現出一個多維而浩渺的“太空”景象。觀眾抬頭有畫面,身邊也有畫面,仿佛置身其中。

書中多個經典場景在舞台上都得到了極好的呈現,“幽靈倒計時”“三體人脫水”“人列計算機”“三日連珠和三體飛星”“古箏行動”“三體艦隊出發”等場景都很好地被還原。劉慈欣曾在觀演后表示:“它給人帶來的科技感和未來感,居然比電影帶來的科幻感都要強烈。”

(策劃:徐暉 撰文/ 張素芹)

(責編:鄒菁、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