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溫情

——評管峻書畫

張建星

2018年09月30日04: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管峻楷書《陸游詩·臨安春雨初霽》。

  鬆下高士圖(中國畫)
  管 峻

  在書壇,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長管峻作為青年才俊,格外引人注目。2017年年底,南京德基美術館開館,“執管風韻——管峻書畫精品展”作為開館展覽隆重舉辦。各路書畫家、社會名流雲集南京,觀者如潮。德基從商業地標轉型為文化新地標。管峻也借此機會將自己的藝術與人生呈現在家鄉父老面前。

  人們看到他執著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和歷史文脈,膜拜和傳承書法經典,也看到他從小拿著樹枝在家裡的土牆上練字、14歲初遇啟蒙老師李敦甫才第一次看到宣紙的情形。人們了解了他為何尋訪蘇州名師得拜書壇名宿瓦翁門下,為何著名藝術家吳悅石能成為他書畫修行中的重要導師。由此,更真實的管峻袒露在大家面前。

  有人說,管峻是傳統的,又是國際化的,是有個性風貌但又不能貼標簽的藝術家。深以為然。他的楷書溫婉,草書奔放,隸書古朴,篆書遒勁,行書靈動。即便是他的繪畫作品,也各得其妙,工筆細膩而生動,寫意洒脫而酣暢,均有高逸之致。這種得傳統精髓的韻致和有生氣的個性風貌,是日復一日地讀書習練溫養出來的,但他卻沒有將其封閉在書齋裡。他是古典的,也是開放的。他憑借深厚的傳統學養在無邊界的現代時空中游走,將其化為有中國氣韻、有文化動力的藝術追求。

  管峻最愛的還是楷書。楷書靜雅。他喜歡干干淨淨書寫。在一般人眼中,楷書端庄凝重,法度森嚴,一板一眼,寫好極不容易,而且自由騰挪的空間和個性抒發的空間似乎都很小。他深知,寫楷書僅達到“精熟”便足可以淘汰九成的習書人,但在他眼中,楷書吸收了篆隸草行四體的優秀品質,筆法、結字、章法均已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因此,他知難而上,極為沉浸。

  他的書法出自唐楷。唐楷代表著書法史上登峰造極、極其輝煌的一個時代。從“初唐四家”歐、虞、褚、薛,到中唐的顏、柳,楷書已被一位位書法大家寫得透徹鮮活,風神超邁——歐字典雅,褚字輕靈,顏楷寬博,柳楷俊拔……在他們筆下,楷書已被性情化,並有了自己高貴的品格。因為有了書家的靈魂和底氣,點畫之中皆蘊含著精妙的變化,習書者需要耐心琢磨,而琢磨的過程,也是心靈淨化、境界升華的過程。沉醉在楷書的世界裡,他大量地反復臨寫各家書體,有時徹夜難眠,“漸書,漸悟,漸痴迷”,從繁至簡,由平至貴,楷書成為管峻人生的第一場修行。他喜歡在這種摹寫的體悟中與古人對話,與歷史相望,喜歡在這種心性的沉潛中回望傳統,溯流而上,因為在他看來,書法一次次的嬗變,正是在回望傳統、回味經典中一次次重獲力量。

  出入傳統皆非易事。吳昌碩有言,“化我者生,破我者進,似我者死”。管峻既向古典品格及其精神扎根,更向自我內心尋求精神綻放。書畫集的后記,是他寫給已故母親和父親的散文,讀后讓人感動。似乎,前面厚厚的書畫作品,那翰墨揮寫的華採,都是他承奉給父母恩情的答卷。在其書法作品中,除了古文、古詩詞,還有現代詩。在他的繪畫作品上,那長長的題跋,往往便是一首恬淡優美的散文詩。詩中有對人生的感悟,有對藝術的思考,有對自然的情懷,既深厚又富有禪意。讀過他的詩文,再看字與畫,便可以更加真切地觸摸到中國人心靈深處那充實而不失空靈的精神世界。

  正是在傳統的滋養下,他的楷書有一種溫潤之感,既精致明麗又從容優雅。正是有了內心的觀照,他的楷書多了一份生動,既不浮躁也不拘謹,充滿青春的張力。恰如余秋雨對其楷書的評價:“明麗柔雅而不求重力,勻停舒緩而不著凌厲,一眼就是初唐的日月”。

  恩師瓦翁的言傳身教,讓他領悟到何為筆墨傳統,何為文人格調。吳悅石老師的提點,又讓他得以從“大文化”的角度,思考藝術與人生。管峻的書法由此得入雅俗共賞之境。雅俗共賞,是他喜歡的藝術品質、追求的至高境界。藝術兼具優美、通俗之品格,其實很難。對於雅俗共賞境界的追求,體現著他的美學追求,也體現著他對書法命運的思考,以及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與擔當。

  2012年,幸運女神開始頻頻向這位有抱負、有追求、愛學習、能吃苦的青年才俊招手。憑借著在書壇的影響力,管峻從南京調往北京﹔憑借著端庄溫潤的書體,管峻應北大方正邀約,按方正字庫GBK編碼完成一萬多字的創作。憑借著對漢字書寫、書法藝術和中國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與不懈追求,管峻被評為“2012中華文化人物”……

  4年之后,管峻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個人書畫展,並當選“大國非遺工匠文化大使”。他為美國密歇根州題寫州名,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信念走向世界。還為河北滄州的詩經碑林公園建園,手書約4萬字的全本《詩經》﹔為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題寫國名……他的書法從書齋走向大地,他認為為公共空間美學所做的貢獻,有著無比深遠的意義。他沉浸其中,體驗到純粹的書法創作之外的那份快樂。

  有媒體評論,管峻離時代很遠,離古人卻很近。但在我看來,他離古人很近,離時代更近。他追求藝術的溫良與端正。他的字裡行間充盈著屬於中國,也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溫情。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30日 12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