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嘩變》上演三十周年 傳承北京人藝舞台精神

2018年09月30日14:1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 又逢“十一”國慶黃金周,北京的節日演出市場也日益升溫。在眾多的演出中,北京人藝也毫無懸念地給出了“黃金”級安排——經典話劇《嘩變》將再登首都劇場,於10月1日至11日,演出十場。

1988年,美國導演查爾頓·赫斯頓執導的《嘩變》首演,朱旭、任寶賢、顧威、楊立新等主演。這樣一部全部靠“話”支撐的清一色男角的話劇,在當時的話劇舞台上獨樹一幟,讓舞台下的觀眾為之叫絕。2006年,重排版的《嘩變》上演,曾經的副導演任鳴擔任重排導演,馮遠征、吳剛、王剛、王雷等中青年演員接過這部已經贏得無數贊譽的經典名作,到今天已經過去12年。

半月前,《嘩變》開票消息一出,隨即就全部售罄,不少觀眾隻能期待下輪能夠一睹這部話劇的魅力。不得不說,一部作品引發觀眾三十年不變的觀演熱情,《嘩變》的三十年已經成為一種話劇現象。導演任鳴稱,“觀眾喜歡看優秀的話劇,也喜歡看優秀的演員。”他認為,如今的《嘩變》是北京人藝對於經典傳承的一個優秀的示范,“什麼是好的傳承,就是不止傳承人藝的風格,還要傳承人藝的精神。我在馮遠征、吳剛、王剛等這些演員身上就看到了這種精神,他們有對於人藝的責任和使命。”

沒有場景變化,整個舞台就是一個軍事法庭的現場,演繹著被告、原告、檢察官、辯護律師與証人間,絲絲入扣的質詢,充滿機鋒的唇槍舌戰。整部戲全靠演員的語言來支撐,因此《嘩變》也被稱為話劇舞台的教科書與試金石。能夠走進《嘩變》劇組的演員無一不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就如飾演魁格的馮遠征,他對於12年前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會兒對於我們幾個來說,正是最好的時候,我們的年齡、閱歷、演技都趨於成熟。更得天獨厚的條件是老藝術家們都在,朱旭老師是我們的藝術指導,他曾給我講,當年赫斯頓導演是如何說這個角色的。他傳遞的是對於角色的要求,而對於台詞的處理,則希望我按照自己的方式。這就是讓我們得到精髓,但又不去模仿。”馮遠征說,“我們在《嘩變》中繼承的不只是老藝術家們留下的戲,更是他們做人做戲的傳統。”

作為同時出演兩版演出的吳剛,從前一版的瑪瑞克到現在的格林渥,他與《嘩變》一直在一起經歷和成長,“1988年《嘩變》排練,我站在門口看,后來因為劇中老演員的身體原因,我曾經准備過格林渥、基弗兩個角色,但是后來沒有上場,最后我出演了劇中的瑪瑞克。到了新版,我接過了格林渥,真的是為此准備了十幾年。演出是閱歷的疊加,所以我們每一次都會跟原來不一樣。但是一樣的是對於舞台的敬畏。每次站在舞台上,我都跟自己說,不能丟人藝的臉,不能丟我們前輩先生們的臉。”

《嘩變》台詞的密度之大,難度之大,讓演了多年的演員仍感壓力。演員們說,演別的戲,到了六點半化妝間都還有人,可是到了《嘩變》,根本找不到人,原來大家都各自找一個角落去默詞兒了。飾演查理的王剛透露,每逢演出,自己在家要默三遍詞兒,再加上晚上的演出,感覺一天要演四遍。“真是又想演又怕演。”“十二年前接到這個角色,我心想這樣戲,詞兒能說好就不錯了,還需要演的精彩,真的是磨練演員。”

成熟的演員感覺到作品帶給他們的磨練,年輕的演員更表示這部作品是培養青年演員的土壤。其中,該版的瑪瑞克飾演者王雷就從自己的上一個本命年,演到了又一個本命年,“當年自己還是剛入院不久的青年人,上台還在展示自己的嗓音,聽著朱旭老師講的話還懵懂。但看著哥哥們的演出,加上自己的磨練,到了今天逐漸理解了。我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也許觀眾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我希望這種積累能夠量變引起質變。”

“《嘩變》讓我知道什麼是正宗的話劇。”導演任鳴曾多次這樣表示。而這樣一部走過三十年的話劇,無論是劇本和翻譯語言的精妙絕倫,內容主題的撼人心魄,還是導表演二度創作的魅力等等,都讓人相信,它的舞台影響力,將不僅影響舞台上下過去的三十年時間,還會繼續影響著今后的一代代演員和觀眾。

(責編:湯詩瑤、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