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配音”丁建華: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藝術生涯)

賀芳菲

2018年10月04日06: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正在播出的《機智過人》第二季節目中,人工智能在配音領域也開拓了一席之地。“老配音”丁建華從上海遠道而來,作為檢驗員的她抱著質疑的態度,與機器人“配音員”進行了同台合作。

  出乎意料,機器人帶來的是驚喜。這驚喜裡除了智慧的力量,還有溫情的記憶。在丁建華的設想中,配音機器人是人的補充,除了擔任配音工作,還是情感的載體:自己想對父母說卻羞於啟齒的話,由它來模擬聲音、口吻和情感,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把自己年輕時配過的卡通人物“九色鹿”“黑貓警長”的生命延長,為更多的孩子帶來快樂……“機器人拓展了配音藝術的寬度和廣度,為配音領域帶來了新的思路,也讓我對配音領域的前景抱有更多期待。”

  丁建華的名字,有的觀眾也許不熟悉,但她的聲音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影迷。從《追捕》裡的真由美、《茜茜公主》裡的茜茜、《廊橋遺夢》的弗朗西絲卡到《古墓麗影》裡的勞拉、《怪物史瑞克2》裡的王后、《精靈鼠小弟》裡的喬治媽媽,再到“80后”“90后”童年記憶裡抹不去的《九色鹿》《天書奇譚》《邋遢大王歷險記》《雪孩子》《三毛流浪記》……她從1976年開始在上海電影譯制廠做配音演員兼導演,先后在近200部譯制片中擔任主要配音及導演,用聲音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的銀幕形象。她說,配音演員為演員的銀幕形象畫龍點睛,留給自己的是創作的快樂。

  她想不到,互聯網讓“幕后英雄”配音演員走上了台前。“微軟小冰”這樣的人工智能配音員與專業配音演員的培養受到關注、大量配音愛好者涌入配音圈,配音領域展現勃勃生機。影視業的發展使得需要配音演員介入的作品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名配音員也有了自己的“粉絲”,配音這一領域似乎降低了“門檻”,逐漸大眾化。熱熱鬧鬧中,丁建華心中生出一絲隱憂。她發現,“那些打著‘配音可以自然一點’的名號,把粗制濫造的‘產品’包裝成接地氣的‘作品’的現象比比皆是,能堅持工匠精神的配音工作者鳳毛麟角”。

  丁建華曾聽到一個正在配譯制作品的配音員,用“你嘎哈呀(你干啥呀)”來取代義正辭嚴的“你干什麼”。這樣處理,不僅扭曲了作品原意,劇中的外國律師還搖身一變,成為地道的東北人。丁建華不能認同,她認為,配音演員的職責在於把一般的普通話變為“藝術的普通話”,“藝術”則包括標准和好聽兩部分。若作品需要,可以帶一些地方口音,但不需要時,普通話越標准,越能夠代表其藝術的水准。此外,與普通配音相比,譯制片配音的難點,是讓語詞運用和配音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為使一些角色的氣質更淋漓地表達,將字典中有根據的地方語匯運用進配音中也是常事。久而久之,地方語匯經過反復准確的應用,成為配音領域的一筆財富。

  這其實是“老配音”摸索一生的心得。丁建華曾在電影《海狼》中為克倫威爾夫人配音,這是她配到的第一個反派人物。而正當她對終於配到一個“壞蛋”興奮不已時,卻受到時任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陳敘一的批評。他說,“配音演員最忌將角色分為好人壞人,任何角色都不能臉譜化,先入為主的配音是不專業的。拋卻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成見,才能把立體豐富的角色表現出來”。

  另一方面,如果配音演員的情感表達千篇一律、程式化,也會傷害原作中的人物。在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主演的一部戲中,廠長堅決反對丁建華配“小雪”這一少女角色。相似的角色配一兩個尚且可以把握,但配到第八個、十個甚至一二百個,就很難再對每個角色保有新鮮感,取而代之的是“少女甲”“少女乙”“少女丙”……如此毫無靈魂的工業復制品,是“流水線”的工作,而非配音演員的創作。“所以,駕輕就熟對於配音演員不一定是好現象。配音演員要保持敏感的內心,適時突破舒適圈,挑戰自己的同時也能為下一次配音留有余地,揣摩每個角色的獨一無二。”丁建華說。

  “配音走向大眾,‘門檻’低了但行業標准不能降。”丁建華有信心,優勝劣汰是必然的趨勢,越來越多觀眾對作品的審美要求會日益提升。“我們之所以也被稱為‘演員’,是因為參與共同創作,用聲音來補償鏡頭和演員表演上的一些不足,更要為作品負責”。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這是丁建華從藝一生的准則,也是對配音演員的叮囑。“時代在變化,在熱鬧的環境中冷靜下來,腳踏實地磨練好這門手藝,把配音語言上升到有文化、富於藝術感的語言,把每一部作品細致入微、飽滿優質地表達出來,為觀眾不斷帶來精品,始終是配音演員的初心。”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04日 08 版)
(責編:馮粒、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