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運生:用中國文化重構美育體系(人物)

□ 劉  泉 黎繼勇

2018年10月11日04: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專訪袁運生當天現場
  本報記者 劉 泉攝

  1979年,袁運生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創作的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贊歌》(局部)

  雲南白描寫生
  袁運生

  2008年,袁運生為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創作的壁畫《萬戶飛天》

  今年9月10日,中央美術學院召開建校百年教師節大會,授予袁運生等20位老教授為首批“中央美術學院杰出教授”,表彰他們對美術事業、美術教育作出的突出貢獻。年逾八旬的袁運生,秉承“走中國之路”的精神追求,為鋪就一條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美術教育和美術創作之路,孜孜不倦地奮斗了幾十年。

  近日,我們來到袁運生的工作室,對他進行了專訪。

  

  “跟著西方走,隻會成末流”

  1979年,袁運生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所作的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贊歌》,因畫作上三個沐浴的傣族裸女引起了巨大爭議,但畫作經鄧小平首肯展出。當年10月召開的第四次文代會,也給予機場壁畫很高的評價,將它與董希文的《開國大典》並稱為新中國成立后最重要的美術創作成果。

  談及為何要創作此畫時,老先生斬釘截鐵地說:“正因為當時剛改革開放,所以我在畫的時候進行了這次嘗試,如果通過了,那麼將是一個思想上的巨大飛躍,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畫這樣一幅畫。”

  時隔40年,袁運生在藝術上的大膽嘗試一直延續至今天。中國美術高校長期以西方石膏像作為學生的臨摹范本。近年來,袁運生堅持呼吁要以中國文化為基礎,來重構美術教育體系,這對中國美術高校無疑是一次巨大沖擊,也再次引起爭議。但他態度堅決,“我是不贊成中國完全按照西方的藝術形式繼續走。100年前,中國沒有自己的美術教育體系,按照西方走也合理,但現在,我們的思路應該隨著時代改變。如果我們的美術教育不走中國之路,將來我們的學生隻能成為西方的末流。”

  實際上,早在大學時代,袁運生就在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中國的教材用的都是西方的藝術作品?中國歷史這麼悠久,為什麼沒有把中國文化元素吸納到美術教材中?

  師從油畫大師董希文后,董先生對中國文化的重視,深深影響了袁運生,使得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並愈發意識到在美術教育中傳承傳統文化的必要性。他說:“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值得去做,而且一定可以做好!”

  1982年至1996年,袁運生一直在美國發展。他發現,美國的美術發展過於浮躁,究其根本,在於其歷史太過短暫,缺少文明的歷練。這14年的國外經歷也讓他對文化自覺與自信有了非常清晰的感受。他愈加覺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彌足珍貴,需要發揚光大。1996年,袁運生回國繼續從教,擔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畫室主任。此時他主要關注的不再是個人藝術創作,而是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在美術教育中傳承並發展下去。

  “像那些彩陶,中國四五千年前就有了這些了不起的創造,無論是器形還是上面的圖像,絕非簡單統一的,因形的變化,各自有相適應的圖式﹔變化無窮而又簡約大氣。你能感受到那時工匠們的智慧。絕非西方可以比擬。但現在的學生很少能深刻感受到這些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表達,逐漸喪失本民族的審美與價值觀,美術教育體系的重構迫在眉睫。”袁老指著他畫室裡收藏的彩陶罐,語重心長地說。

  “培養有民族自信的人,形成源源不斷的活水”

  今年8月30日,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指出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你們提出加強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習主席的回信,態度鮮明,我非常認同他的話。”在談及此回信時,袁運生懇切地說,“我們需要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出有民族自信的人,這樣才能發展下去,形成源源不斷的活水。”

  要讓中國文化深深扎根於美術教育,需要肥沃的土壤與良好的外部條件,在袁運生看來,中國目前已經具備用自身文化構建美術教育體系的條件。

  構建教育體系,首先需要教學素材。近年來,大量文物的出土為中國美術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材。袁運生自2002年起,帶領學生考察中國古代雕塑,並提出復制中國古代雕刻進入基礎教學,以改變中國近百年來以西方雕刻為唯一范本的不合理結構。

  2004年,“中國傳統雕塑的復制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課題正式立項,這對中國當代美術教育方向的確立及中國傳統造型藝術的傳承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2010年,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在給財政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批示中指出:“袁運生教授十多年潛心從事的這項研究,是中國美術教育與研究的基礎性工作,意義重大,難能可貴。”並提供了2000萬元的研究經費。這筆錢的一部分,用於復制了很多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造像,為今后教學所用。

  2017年11月3日,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了“中國傳統造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成立,將傳統藝術鄭重地納入到高等美術院校教學體系中。袁運生說,“要將習主席對中國美育的期望真正落到實處,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基礎性工作。雖然現在人員較少,但仍有信心,期待能為中國美術教育體系重構貢獻一份力量。”

  “工作推進即使艱難,我們仍要砥礪前行”

  中國美術教育體系重構,是個迫切而艱巨的任務,年逾八旬的袁運生仍在砥礪前行。談及如何做時,他思路清晰。

  首先,如何將文物變成教材?

  在文物復制過程中,征求博物館同意是一大難關。文物復制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除了個別文物不能隨便移動等客觀原因以外,還有一些博物館觀念保守,想保持自己館內文物的獨一無二。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袁運生都會主動溝通:“這些寶貴的文物放在你們這一個地方,隻有來參觀的人才能欣賞到,但全國那麼多人不可能都來。如果它變成了教材,成為所有學子學習的對象,那麼它就能走向全國,成為經典。一問,知道原作在你們這裡,這才是你們的光彩。”

  像這樣耐心地與各地博物館交涉是常有的事,有的博物館想通后會配合工作,還有一部分仍固守己見,復制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袁運生目前已經考察了十幾個省200多個縣市的雕塑情況,進行了細致的資料收集,掌握了2萬余件石雕和泥塑照片以及數百盤錄像帶和大量錄音資料,為復制工作和美術教育改革,提供了珍貴資料和依據。后續,課題組仍將繼續全國范圍內的經典青銅器、雕刻(包括石雕、畫像石、人像雕刻等)和壁畫的復制工作。除此之外,歷史上著名的古代繪畫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還有書法藝術中的精品,也可以作為教學中的教材。

  “這些文物都具備非常高的造型藝術特質,比如我們復制過中國古代石雕人物的造像,其中一個突出的優點是簡約、大氣,並非簡單的人像復制。學生們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而且不同地方流傳下來的文物都各具特點,在創作上會帶給我們很多新鮮的東西。”袁運生說。

  談及文物復制之后的工作,袁運生說:“美術教材的復制只是一個起步,將來怎麼教學,教學以后怎麼在藝術創作上進行實踐,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很重要。”

  “也有不少人對我的這個想法提出異議,他們過去一直遵循的是西方的教學方法,不願改變,還有些人不熟悉中國文化,所以因循守舊。”袁運生說,“中國的青銅器、書法、繪畫、雕刻無不體現了中國古老文明的智慧,不熟悉就更應該學習,不能因為這些原因否定整個中國文化格局在美術教育中的重大意義。工作推進即使艱難,但我們仍在繼續。”

  2010年和2012年,袁運生參與了兩次高研班的舉辦,邀請八大美術學院的教授一起探討中國傳統造型的思路、特色,以期與兄弟院校在實踐中共同探索富有中國特色的美術教育之路。他說,藝術教育涉及面非常廣,僅靠個人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在教育資源、文物復制、教學實踐等各方面,得到國家和社會更多的支持。

  採訪間隙,袁運生習慣抽煙,但每當有煙灰抖落在煙灰缸口時,他總是用無名指輕輕地把灰燼拂進缸內,一絲不苟如同他對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的本真態度。

  聽說北京新機場即將啟用,又需要一批壁畫。時隔40年,袁先生當年創作《潑水節——生命的贊歌》的初心仍在,只是更多了一份文化傳承的擔當。

  “新機場空間肯定很大,如果可以在那裡作畫,我想把中國歷史元素融入進去,形成一個主題壁畫,作為一個窗口,讓世界感受到中國文化。如果有機會,我會全力以赴去完成。” 採訪最后,袁運生表達了他的這個心願。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