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憶金庸:淵博智慧有大家風范

2018年10月31日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明報月刊》總編輯憶金庸:淵博智慧有大家風范

  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中新社香港10月30日電 (記者 楊喆 羅光萍)香港武俠小說大家金庸(查良鏞)30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94歲。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當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震驚和難過,他追憶與金庸曾經的交往,認為查先生是一個認真、智慧、淵博、有大家風范的人,感激他的知遇之恩。

  潘耀明介紹,90年代初,查先生通過香港一位文化界人士,將自己從三聯書店請到他創辦的《明報月刊》做總編輯。把報紙業務脫手后,査先生想發表文章也都選擇在《明報月刊》,對自己非常信任。“我一直非常敬重他,對他的知遇之恩充滿感激。”

  與查先生共事過程中,其工作和管理的方式給潘耀明留下深刻印象:“他對待工作非常認真,更有用人的智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大家很大發揮空間。”

  潘耀明回憶說,查先生更是一個學識非常淵博的人。每次他出差的時候都要在機場書店搜羅書籍,博覽群書。

  潘耀明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期,查先生很想放下手頭報紙業務,從武俠小說轉寫歷史小說。但沒想到脫手《明報》業務之后不久就大病一場,做了大手術之后身體狀況轉差,影響到作品的創作。“査先生一直沒有把寫歷史小說的心願完成,這也成為他很大的一個遺憾。”

  “我最近一次見查先生是兩三年前,那時他的身體健康已經大不如前。”潘耀明說,直至此次聽到查先生去世的消息,他感到震驚和難過。“之前曾經有傳出過他去世的假消息,我寧願相信今天這個消息也是假的。”

  斯人已逝,留給人們的隻能是追憶。對於金庸,潘耀明的評價非常堅定:“查先生這樣的大家,500年之內不會再有第二個。”(完)

(責編:鄒菁、吳亞雄)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學好“四史”,傳承紅色基因(人民時評)
  2. 青海省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1名干部任前…
  4.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5. 肩負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