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清華簡第八輯整理報告問世

失蹤兩千年文獻重現 証偽古文《尚書》

2018年11月18日08:5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昨天上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八輯整理報告發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傳兩千年的重要文獻中,《攝命》一篇系西周冊命文書,據推測,當是《尚書》中失傳已久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証明今本《尚書》中的《冏命》系“偽古文”,而《邦家之政》《邦家處位》《治邦之道》等7篇簡文記錄了古人的治國理政思想。

  《攝命》証偽《冏命》

  清華簡第八輯共發布竹簡107支,簡文8篇,均是前所未見的戰國佚籍,分別為《攝命》《邦家之政》《邦家處位》《治邦之道》《心是謂中》《天下之道》《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虞夏殷周之治》。

  其中《攝命》為西周冊命文書,據推測,當是《尚書》中失傳已久的《冏命》(今本《尚書》中的《冏命》系“偽古文”),《書序》中的“伯臩”“伯冏”即此篇中的“伯攝”之訛。

  根據《書序》記載,該篇是周穆王命伯冏為太仆時所作,《史記·周本紀》更認為是周穆王即位初年所作,而根據簡文中揭示“攝”與時王身份的線索內容,研究人員推測“攝”應為懿王太子夷王燮,篇中的周天子則是孝王辟方。該文記載了周天子命伯攝出納王言、掌管刑獄,教育伯攝當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辭。天子命攝“出納朕命”,協於畿內御事百官與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誡攝當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可見冊命規格之高。本篇屬“書”類文獻,對於西周史及《尚書》流傳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介紹,《攝命》文辭古奧,內涵豐富,體例典雅,與傳世的古文《冏命》內容毫無相同之處,應當是漢代所謂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而傳世古文《冏命》不僅篇名訛誤,而且內容也是偽托的。清華簡又一次發現了失傳的古文《尚書》佚篇,為古文《尚書》証偽再添一例,

  據介紹,清華簡大多為經史類典籍,此前已經釋讀的簡文中,再現《尚書》中《尹至》《尹誥》《程寤》《保訓》《皇門》《祭公》《金縢》《說命》《厚父》《封許之命》《命訓》《攝命》等諸多佚篇,証明東晉傳所謂古文《尚書》系偽造,為古史爭議提供重要史實依據,其失而復得對經學史影響深遠。

  富含古人治國理政思想

  除《攝命》外,其余7篇是一系列富含治國理政思想的文獻,很多內容對今天仍然頗有啟迪意義。

  《邦家之政》借孔子與某公對話的形式,闡述了治國為政的理念,前段從正面敘述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方法,后段則從反面揭示導致國家衰敗的原因。

  《邦家處位》強調貢士選賢,主張以良人治事理政,以正反對比的方式分析不同的用人之道導致的不同后果,認為“取能有度”,則“政是導之”。

  《治邦之道》圍繞如何治國安邦展開,其中許多論述與《墨子》一書的思想關系密切,涉及到尚賢、節用、節葬、非命等內容,對研究墨家學說及其在戰國時期的傳播頗有價值。

  《心是謂中》是戰國時期性命之學的重要文獻,強調人之有為,在於謀而有度,處理好“心”與“身”、“身命”與“天命”的關系。

  《天下之道》是一篇政論,認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關鍵在於得民心,並說明得民心的方法以及省察民心的重要性。

  《八氣五味五祀五行之屬》反映了東周時期的五行思想。

  《虞夏殷周之治》論述虞、夏、商、周四代禮樂上的特點,來闡發崇儉戒奢的治國思想,對於研究夏商周的禮樂制度有一定的文獻價值。這些文獻的刊布,將為先秦歷史學、文獻學、思想史等領域提供新的研究資料。

  第九輯整理工作已啟動

  清華簡於2008年入藏清華,至今已有十年。在初步試讀與綴合編排基礎上,自2010年起,清華簡整理報告以一年一輯的速度出版,至今已出版八輯報告。

  在史類文獻方面,以《系年》《楚居》《越公其事》《鄭文公問太伯》等為代表的篇目極大推進了秦人起源、楚國諸王居所、兩周之際鄭國歷史、戰國初年楚、越史事等先秦史若干重大問題的研究。如《系年》就揭示秦人祖先從東方西遷到甘肅一帶的歷史之謎,以及大眾耳熟能詳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記載的錯誤之處。

  科技史方面,清華簡《算表》為我國留存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2017年經吉尼斯世界紀錄獨立核實認証為目前人類最早的十進制計算工具。

  目前,清華簡第九輯的整理工作也已經啟動,明年清華校慶之際,11歲的清華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團隊將入駐新大樓,他們釋讀古老文獻,破譯文明密碼,復原歷史拼圖的腳步不會停歇。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