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推出“豐收季”專題節目,講述了豐收背后的感人故事。節目一經播出,獲得廣泛好評,“為家鄉農產品代言”成為觀眾熱議的流行詞。
“豐收季”是《天天向上》針對今年全國各地農產品豐收而策劃的一期節目,節目不僅將大米、山藥、螃蟹等農作物豐收的場景搬上了舞台,還講述了豐收背后引人深思的故事。這其中,有“北漂”農民演員有感於“農村空心化”,決定返鄉宣傳特色農業﹔有由“打魚人”轉型成為“海上救援隊員”的動人故事﹔還有在廣東創業的高學歷湖南人“棄商從農”,帶技術回鄉發展新興特色產品。這些故事在給觀眾帶來感動之余,也展現了當前農村發展的新面貌,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這不是《天天向上》第一次關注農業農村問題。節目制片人沈欣表示,如何承擔起社會責任,為觀眾呈現一個最真實的農村,是《天天向上》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一直思考的問題。2016年年初,《天天向上——“農家樂了”》專題節目聚焦農產品滯銷問題,在節目現場幫農民賣白菜,全國各地超市的經銷商競拍認購滯銷蔬果。節目播出后,農產品一售而空,農民朋友們還特意寄感謝信向節目組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天天向上》開播10年以來,始終堅持用小成本的制作方式,讓辛勤奮斗的普通百姓成為節目中的真正主角和明星。不僅是“三農問題”,《天天向上》近兩年來一直秉承反映社會現實、傳遞時代精神的標准:“行業榜樣系列”“厲害了我的國”“青年文明號”“綠色發展”“綠色生活”“中華傳統文化系列”“中外文化交流系列”等等,無一不是從現實出發,用最火熱的生活為節目注入更豐富的時代內涵。
(齊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