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

問津書院:千年文脈 薪火相傳

宋子節
2018年12月03日16:3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問津千年,古韻巍然。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的問津書院,門前流淌著微波蕩漾的孔子河。孔嘆橋、坐石、桀溺畈、晒書山等一系列歷史遺跡記錄著千年前先賢在這裡“問津尋路”,探求人生渡口與濟世之路的經典故事。

問津書院

“聖人在上,賢人在旁,恍見當年執轡時﹔傳道得徒,行道得輿,試觀此日問津處。”據明《一統志》記載,西漢時期當地農民種地時偶得一塊“孔子使子路問津處”石碑,淮南王劉安遂在此建碑立亭、修建孔廟,以此記之。唐代杜牧為齊安刺史時,在此設立學宮“興學教士”。明代大儒雲集,王守仁、耿天台、耿叔台、彭好古等於此“孜孜聚講”。萬歷三十四年(1606)由湖廣巡撫熊尚文題寫“問津書院”匾額。自此,“書院之名始立,書院之制始備”。

 

“孔子使子路問津處”的石碑,原碑已失,此碑復制於明代早期

長久以來,問津書院名士雲集,人才輩出。明洪武年間制定祭奠孔子音樂的詹同,清代曹本榮、萬爾昌,近代著名書法家張翼軫等皆畢業於此。弦歌傳誦至民國四年(1915)最后一次大修,后問津書院漸漸湮沒於紛飛戰火之中。

 

問津書院講堂

淵源有自,薪火不息。上世紀90年代,原新洲區國家調查隊統計員李森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自己的祖輩弼臣秀才與張翼軫同為問津書院的學生。而當地村裡的“孔廟”即為問津書院遺址。“家中藏有書院的考卷、文具、書畫作品,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淵源,這次偶然的發現,讓我有一種想弄清問津書院來龍去脈的念頭。”李森林向記者講道。

 

李森林冒雪尋訪問津遺跡——“孔子坐石”(李森林供圖)

從那時起,每逢周末,李森林都會坐車到新洲區,而后徒步到問津書院及周邊村落尋找文物、採訪村民、收集史料。家中藏書有限,圖書館又不允許抄書或拍照,於是李森林到圖書館查閱到相關資料后記在腦子裡,出來再回憶記錄下來。為保証史料准確,李森林還拜訪了原武漢大學校長陶德麟教授、武漢大學教授黃釗等學者,逐漸復原問津書院歷史。2001年,李森林還發現了三塊問津書院石碑,“其中‘重新問津書院記’一碑是在糖廠發現的,這塊漢白玉石碑當時被工人當做涼糖板。”李森林說道。

 

李森林為問津史料採訪當地老農(李森林供圖)

據女兒李瑤回憶,父親一門心思扑在修復書院的工程上,為了在安靜的環境中撰寫書稿,有一年的春節期間都閉門謝客。“父親這些年始終自費研究問津文化,從未在書院擔任職務。問津文化首重‘耕讀傳家’,不為功名,但求禮義,他的這種執著也深深感染了我。每一次父親寫好一段書院歷史的草稿,都由我謄寫完成。”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李森林與專家學者們共同完成並正式出版了《問津院志》(上、下)、《問津史話》、《問津人物》、《問津詩賦》、《問津文論》等書籍。問津書院修舊如舊,恢復為雕欄畫棟的古色院落,破碎文物得以修復保存。李森林也成為“問津傳說”項目的“非遺”傳承人。有據可考的歷史淵源、原址復建的古老建筑、古論今談的專業研究……問津書院從外表到內涵得到全方位恢復。自此,一度中斷的問津歷史終於再續。

 

問津博物館所藏文具

“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李森林告訴記者,“在這個過程中,我幫助海內外幾百人找到了他們祖輩與這裡的淵源。我從未想過要在修復書院的過程中給自己帶來任何榮譽或者經濟利益。能夠為保護、傳承鄂東文化遺存做出一點貢獻,我感到很欣慰。接下來我還要從社會學的角度繼續研究問津人,研究他們在中華文化中所發揮的作用。”

書院靜靜佇立於歲月之中,底蘊深藏,需要更多人的用心呵護。在賡續問津文脈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學者給予大力支持。著名歷史學家皮明庥、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教授、武漢大學教授黃釗等為探史書院、正本溯源等方面做出了貢獻。“2000年后,我開始對問津文化歷史的考察和研究。問津書院在長期辦學中大力倡導‘尊道’、‘崇德’、‘好學’精神,這不僅在歷史上為荊楚學人和當地士民建立精神家園,而且對於今天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亦有不可忽視的現實作用。”黃釗教授表示。

文脈似蘭,其馨遠播。目前新洲區正進行鄉村儒學推廣活動。“以書院帶動民風、鄉風、家風建設,利用當地的學堂、祠堂、禮堂等陣地,邀請退休鄉村教師、熱愛傳統文化的老同志等進行儒學推廣工作,繼續弘揚傳承問津文化。”湖北省問津文化發展促進委員會副秘書長霍華先介紹。

耕讀傳家、崇文尚武、忠孝節義、傳德報恩,問津書院文化千古傳承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從先賢手中接過文明的火炬,而后將其熊熊不息地交給后人。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五千年、文脈延古今,也正因如此。

(責編:宋子節、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