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中國同行

年歲交替 萬象更新 滿懷期待 邁向未來

2019年01月06日0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七十抒懷(行書)
  蘇士澍

  東風隨春歸 發我枝上花(中國畫)
  朱道平

  吉祥如意(篆書)
  叢文俊

  塔吉克歌謠(油畫)
  郭北平

  運貨車(油畫)
  尤勁東

  大地回春(木雕)
  高公博

  鳳鳴朝陽(篆刻)
  劉一聞

  踏著新時代的節拍,2019已然到來。新的一年,新中國將迎來70華誕。70年,頑強奮斗的民族品格代代承揚。70年,偉大復興的民族夢想從未放棄。70年,新中國美術伴隨國家發展步伐,回應時代前進號角,從變革圖強,到融匯古今中西,堅定展現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一批批美術工作者用青春與汗水為祖國和人民譜寫絢爛華章。

  今天,本刊特邀7位共和國同齡人,通過他們的視角,回望新中國文藝工作者的藝術足跡,感念改革開放的成果,祝福祖國、寄語新年。借此,也向所有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做出貢獻的藝術家致敬!

  ——編  者 

  

  生逢盛世地天明

  蘇士澍

  今年,共和國成立70周年。

  我與共和國同齡,與共和國一起成長。

  我自幼喜愛書法篆刻,少時拜劉博琴先生為師,后師從啟功先生,多年來從事中國古代書法碑帖的編輯出版工作,工作之余進行書法、篆刻創作。在文物出版社工作期間,遍覽歷代先賢碑帖,每有心得﹔常向諸位大家求教,多有受益。在不斷提高工作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對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書法藝術的熱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與新中國同行的我們,體會尤為深刻。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散發著不朽光輝。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在記錄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同時,也造就了漢字本身的獨特魅力。中國書法藝術,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書法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用手中的筆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謳歌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壯麗詩篇,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時代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生逢盛世地天明,七十年來風雨程。賦詩以抒懷。

  懷感恩之心

  朱道平

  我出生於1949年5月,老家在浙江台州黃岩,少年時代隨父母移居古都金陵。那時家居玄武湖雞籠山東側的一個大院裡,閑暇時,我常與小伙伴們爬上后院高高的古城牆,眺望后湖煙柳那如夢如幻的景致,生動的自然之美敲打著我對藝術尚且朦朧無知的心扉,此后在金陵豐厚的文化積澱和眾多師長的啟迪和引導下,我走上了繪畫之路。

  1980年,我進入南京書畫院工作。那時,畫院處於初創期,條件很簡陋。我們在原先南京鼓樓檢閱台的后台中用木板隔出的幾間小房子裡作畫,畫家也僅有四五人。但大家都很興奮,懷揣理想,終日作畫不輟。隨著改革開放,國家日益興盛,畫院也人才濟濟,畫家們創作愈發努力,成績喜人。如今,畫院又遷到環境條件更好的南京老門東新樓,並建起了設備齊全、明亮寬敞的金陵美術館,成為市民欣賞藝術的中心。

  新年來臨,新中國將迎來70周年慶典,可喜可賀!我將把改革開放以來創作的100件精品捐贈給金陵美術館,為滋養我的金陵文化盡一份小小的心力,並以此表達我對祖國的感恩之心。願新年大吉!國家更加繁盛富強!

  立德立言,矢志奉獻

  尤勁東

  1949年出生的人,常被稱作“共和國的同齡人”,無疑是一種幸運。

  更幸運的是,1978年恢復高考,我從插隊的黑龍江兵團考到魯迅美術學院上學,那時我已29歲,趕上了求學“末班車”。

  大學於我意味著滿懷熱望的時光。同班同學中,年齡大的如我已近30歲,最小的才18歲,但大家都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對知識充滿渴求。當時教我們的老師治學嚴謹,責任心極強,令我感念至今。

  幾年的學習,打開了我的視野,使專業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畢業后我又考上中央美院的研究生繼續深造。后來,自己也做了老師,有了更多走訪其他國家學習、研究的機會。

  現今,我已退休若干年,回想70年人生,最難忘的就是改革開放,恢復高考。改革開放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中國。

  70年,我見証了國家繁榮發展之路,見証了文化藝術領域的不斷進步。

  同時,也由衷感謝那些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辛勤奉獻的人們。祝新中國美術教育事業邁上新台階。

  欣逢盛世,老當益壯

  叢文俊

  生而得時,長而乘勢,壯迎復興,老逢盛世。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這四句話可以概括我的70年人生歷程,悲歡、迷茫、奮發、成功,莫不與國運息息相關,這種感受是刻骨銘心的。

  改革開放伊始,恢復高考。1978年起,我先后攻讀本科、碩士和博士,徜徉於學術之大千世界,生命也變得有了色彩和意義。上世紀90年代初,我誤打誤撞,進入了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書法藝術領域,堅持以傳統文化為指引的書法史、書法文獻與傳統書法批評的系統研究。

  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是歷史擔當,必須努力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精神,既要建立屬於當代、面向未來的書法學術研究體系,還要做好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轉化,以推動當代書法藝術健康發展。

  時代催人奮進,要盡己所能,做一些無愧於時代的事情。多年來,我就書法史、書法文獻、書法理論等多方面展開研究,同時努力提升各種書體創作水平。時不我待,要做的事情太多,每念及於此,就會在心底發出“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的自勉之聲,要與共和國的繁榮昌盛相伴而行,直到永遠。

  我愛我的祖國

  劉一聞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首歌名。這是一首感人肺腑、催人奮發的歌曲。當我准備提筆撰寫這篇小文時,腦袋裡竟然一下躍出這六個字。

  我出生在1949年年底,當我呱呱墜地時,勝利的歌聲已響徹祖國大地。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帶有解放牌印記的新中國幸運兒。

  上中學后,各種業余文體活動蓬勃開展,也就在那時,我迷上了書法和篆刻藝術,從此它們佔據了我的全部精神世界。

  1968年初中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工廠當工人。若干年后被招至上海博物館從事書畫專業研究工作。這一職業的轉變,還是得益於最初小通書法篆刻之道。不過,從更大的視角看,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點滴進步,也是祖國母親哺育培養的結果。

  一晃70年過去。如今,我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稀老人了。回想起自己曾經走過的漫長道路,不禁心生感慨萬千。

  一路走來,我更加堅信,祖國的強大是人民的幸福。

  我愛我的祖國。

  祝福我的祖國!

  奮力前行新起點

  郭北平

  我生於1949年。和大多數同齡人相比,我算是幸運的一個:17歲考入美院附中,有大量畫畫的機會,而且都是極富挑戰的創作實踐﹔23歲進入陝西省美術創作組(“秦文美”),與蔡亮、張自嶷、劉文西等老師同室作畫﹔24歲進入西安市特種工藝美術廠,和康師堯、崔振寬、江文湛、王炎林等先生共事6年,直至30歲考到陽太陽先生門下讀研,才開始潛心主攻油畫。畢業后,我進入西安美術學院任教,教書育人的同時繼續畫畫。

  從藝幾十年來,我的作品曾入選全國美展和中國油畫展等國展20余次,獲全國獎8次。但我並未止步於此,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和精力。在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等主題性創作工程中,我精益求精,力圖將歷史與現實深度融合,展現泱泱大國氣魄。

  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感念改革開放!共和國將迎來70華誕,對我來說,70歲也應該是新的起點。我將奮力前行,堅定文化自信,勇攀藝術高峰,力爭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民族和時代的優秀作品。

  心系祖國,根在民間

  高公博

  能與新中國同齡一直讓我感到既自豪又興奮。53年來,我一直從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樂清黃楊木雕項目,見証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滿滿的幸福感中,我能夠盡情創作一切美好的事物,用無聲的雕刻語言講述內心真實感受。

  從制作傳統木雕開始,我連續開拓了表現材質外在美的樹根雕、挖掘材質內在美的劈雕藝術以及體現天然美的意雕藝術。幾十年來,我從一位普通民間藝人成長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走向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我始終堅信,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是屬於大眾的最朴實的表達方法,理應抒發最真摯的生活感受。我用不同雕刻技法先后創作抗擊非典的不凡形象《白衣天使》、實現奧運夢的《同一個夢想》等作品,因為我被這些故事所打動,我為祖國的強大和民族的復興自豪。

  歲月與經歷讓我懂得人生應當有所作為,因為生命來之不易。與新中國同行,將是我一生的榮幸。未來,我將繼續不懈努力。深深祝福親愛的祖國!

  人物速寫:趙  壹

  版式設計:竇勤勇  陳  為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06日 08 版)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