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

活化典藏,打造國家美術殿堂(美術館巡禮①)

鹿方舟 周芳霞

2019年01月17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美術館外觀

  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特展

  烏拉圭的瓜拉尼藝術展

  第三屆“中土希望之星”代表團的土耳其師生在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空間體驗中國書畫藝術創作

  “來自中國美術館的溫度——關愛自閉症人群公益沙龍活動”,吳為山與孩子們同繪《春天》

  2018年4月14日,中國美術館推出的雕塑工作坊第二期“為新時代人物塑像”,雕塑家在現場為新時代人物塑像

  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

  作為藝術殿堂和公共文化服務平台,美術館不僅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也是這個城市詩意和溫情所在。今天起,本版推出《美術館巡禮》欄目,聚焦全國各地有特點有亮點的美術館,介紹有影響的展覽,講述美術館的故事,敬請關注。

  ——編者

       

  在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上,坐落著一座風格別致的古典式建筑,仿古閣樓式的主體大樓,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古朴典雅,恢弘大氣。濃郁的民族風格使其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國家文化標志性建筑,它就是中國唯一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

  2018年12月29日,中國美術館六層的“藏寶閣”典藏精品陳列廳內,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或三五成群,或隻身一人,時而舉起手中的相機、手機拍照留念,時而在畫作前長久地駐足凝視,在與大師“神交”之時,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中國美術館六層原是內部的一個資料室,經過改造,重新設計而成為長期展示館藏小型經典作品的“藏寶閣”。在這一方不大空間裡,觀眾可近距離觀賞大師真跡,從齊白石的蝦與蟹中感受傳統繪畫的神逸,從林散之的草書中感悟中國書法的氣勢,從劉開渠的雕塑中把握造型的律動,進而領悟藝術的真諦。100多平方米的小小陳列廳,正是中國美術館“國家級藝術殿堂”的縮影。

  典藏活化,共享藝術經典

  曾幾何時,藏品“沉睡”庫房是大多數中國美術館的通病。有感於在西方展館總能見到經典作品,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提出了“典藏活化”概念。實現“典藏活化”,是中國美術館近年的工作亮點。

  所謂“典藏活化”,就是讓“躺”在博物館庫房裡的作品活起來,真正走到廣大觀眾面前。作為國家美術殿堂,建館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美術館收藏珍品逾11萬件,為了實現“典藏活化”,館內工作人員首先梳理館藏經典,對作品進行必要的修復和保護,同時開辟展廳展示館藏精品,讓“養在深閨”的優秀作品走進展覽館,重新煥發出藝術的生命力。

  如今,中國美術館內“國寶”頻頻亮相,參觀者隻需乘坐電梯到六樓,就可以隨時、免費看到大師作品。

  此外,為了使“典藏活化”持久傳承,中國美術館啟動了“典藏活化”系列展覽項目。

  2017年11月17日到26日,數百人在五四大街自覺排起長隊,在寒風中緩緩前行,隻為了進館一睹正在展出的“美在新時代”,這便是“典藏活化”的成果之一。在“美在新時代”展覽中,90%的展品都是第一次實現從庫房到展廳的亮相,那些過去隻能從書本上見到的近現代名家的作品,如今可以近距離一睹風採,與大師進行跨時空交流的美夢,已然成為現實。

  羅中立的油畫作品《父親》是中國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它收藏於上世紀80年代,收藏費隻有300多元。在2015年舉辦的典藏活化展“走向西部——中國美術館經典藏品西部巡展·重慶”中,《父親》第一次回歸重慶。作者羅中立說,《父親》獲獎后,他也隻見過3次左右。展覽當日恰逢父親節,不少觀眾都帶著自己的父親或者兒子走進美術館,在《父親》前合影留念。

  特色展覽,引領創作風尚

  作為國家美術殿堂,中國美術館尤其重視價值引領作用,如何把引領創作風尚的目標落實到行動上?最重要的是回歸展覽,通過特色主題展覽,傳播美、傳播價值觀、傳播黨和國家在文藝方面的思想、路線、方針。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的浩蕩浪潮,讓中國藝術開啟了新的篇章。“東方風來滿眼春”展覽是中國美術館為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而策劃的特色主題展,工作人員精心遴選1978年至2018年間的館藏經典作品,用一幅幅畫作串聯起廣大群眾的改革記憶。

  小崗村大包干、西部大開發、加入世貿、“九三”大閱兵……四十年來,藝術家們用畫筆記錄歷史,傳遞時代溫度。在中國美術館的一樓展廳內,101件優秀作品,折射出社會的進步和藝術的創新。吳冠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呈現了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萬物復蘇的場景﹔廣廷渤的《鋼水·汗水》展現了中華兒女為祖國崛起而頑強拼搏的精神﹔靳尚誼的《塔吉克新娘》反映了中國藝術勇於創新的不息生命力。

  除了欣賞自己創造的美,還要學會學習、借鑒他人之美。

  2018年夏天,來自61個國家的224件藝術品在中國美術館同時亮相,各個國家不同文化狀態的藝術作品交相輝映,人類的精神文明在同一個展廳裡融匯。

  這場展覽就是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為響應習近平主席《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精神,展現文明互鑒思想,中國美術館從所藏外國藝術家的作品中遴選出200余件精品,畢加索、達利、珂勒惠支等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紛紛登場。與“畢加索們”美美與共的機會吸引了8萬多名觀眾前來參觀,極大地滿足了群眾對美的需求,實現多元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化育大眾,打造藝術高峰

  “你看,這螃蟹畫得多生動,蟹腿一彎一舒之間,橫行的動感便躍然紙上。”在齊白石的名作《墨蟹》前,來自東北的劉阿姨低聲和筆者交流道,“我隻要來北京就會到中國美術館看展,這裡的藏品豐富、水准最高,每次都能得到新的啟發。”在中國美術館,每天都有無數個這樣的參觀者,他們把展廳當成課堂,通過欣賞畫作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

  如今,中國美術館已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藝術殿堂”,更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為了更好地推廣美術館公共教育,2004年底,中國美術館成立公共教育部,開始面向不同受眾群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從線上館藏資源分享到線下主題展覽,從“大師講大美”系列講座到教師學生沙龍,美術館的公共教育服務從館內延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著“審美教育大課堂”的作用。此外,中國美術館還將在奧林匹克公園的“鳥巢”旁建設新館,屆時館內的接待能力將會大大提高。

  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尤為重視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努力用藝術點亮自閉症孩子的人生。

  絢爛的色彩、奇特的構圖,一幅幅極具想象力、富有天真童趣的繪畫作品出自自閉症孩子之手。2017年3月,中國美術館迎來一批特殊的小藝術家,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為了給孩子們提供敞開心扉、隨心繪畫的平台,中國美術館舉辦了“關愛自閉症人群公益沙龍”活動,館長吳為山和自閉症兒童們一同創造繪畫作品《春天》,美術館為此還專門策劃了專題展覽,讓大家一起感受藝術的溫情。

  “為新時代人物塑像”是中國美術館雕塑工作坊推出的重要公共互動活動。2018年4月,在中國美術館藝術教育空間內,來自雕塑專題班的全國青年雕塑家們即興創作,用他們的才華展現新時代英雄、勞模們的形象與精神氣質。“開班的最終目標是要培養一批高水平的藝術家,通過國家為學員們搭建平台,最后走向世界。” 雕塑專題班的導師、班主任吳為山說。

  加強交流,講好中國故事

  “生與死、悲與喜、母愛與生命、戰爭與和平”,行走在黑白之間,欣賞著珂勒惠支的藝術創作,那些閃爍著愛的光芒的瞬間讓觀眾動容。經過5個月的精心策劃, “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展系列:黑白的力量——凱綏·珂勒惠支經典作品展”於2015年展出,多件珍品首次離開歐洲登陸中國美術館。

  作為國家美術館,秉持著“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理念,中國美術館將各種形式的國際交流展作為重要發力點,不斷推動中外藝術的碰撞和交融。

  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國際各大美術館傾力合作,將大量國外精品搬到了館內。以往,要飛行十幾個小時才能看到的國外大展,如今“足不出國”,就可以享受這一饕餮盛宴。“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品展”為中國觀眾展示了跨越近300年的英國風景畫發展歷程﹔“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為中國觀眾了解當代法國藝術經典提供了窗口﹔“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向中國觀眾傳遞了白俄羅斯造型藝術獨一無二的色調和豐富的精神世界。

  在“請進”國際優秀文化藝術的同時,中國美術館肩負起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讓作品走出國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館長吳為山將百余件國家級文物帶到韓國首爾展出,在這場由中國美術館和首爾藝術殿堂共同舉辦的“似與不似:對話齊白石”展覽中,齊白石、八大山人、吳昌碩、吳作人等大師的詩書畫刻紛紛亮相。

  除了出國巡展,中國美術館還另辟蹊徑,精心打造“中國美術館之夜”品牌活動,邀請中外嘉賓共賞主題展覽,讓中國文化通過“中國美術館之夜”這個窗口“走出去”。

  此外,2017年,中國美術館成立了“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金磚國家美術館聯盟”,與不同國家互換展覽,共辦論壇,致力於建立國際交流的長效機制。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