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年代大劇《外灘鐘聲》:講述普通人的追夢歷程

李卉
2019年01月24日09:2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代大劇《外灘鐘聲》:講述普通人的追夢歷程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現實主義年代大劇《外灘鐘聲》剛一開播便引發觀眾熱議。這部劇以一條老上海弄堂裡幾戶人家改革開放后的生活變化為主線,反映了時代變遷過程中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暖心感情。這是一場由親情、愛情、時代背景組成的溫情大戲,劇中的主人公都懷揣著對生活的勇氣,也一直溫暖著身邊的人。他們從“三大件”、油糧票的年代中走來,見証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全貌。

“三大件”這個略帶懷舊的詞匯,承載著一代中國人的財富夢想。從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老三件”,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新三件”,再到今天的不動產、教育、保險,國人的財富夢想正一步步發生著變化。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縮影。每個時期的“三大件”不僅反映了一個國家財富夢想的升級過程,也投射出群眾生活方式的變遷。

在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機作為“三大件”的年代裡,梧桐裡的街坊們一步步走向了更寬裕的生活。正如編劇李雲良所說:“梧桐裡的第一台冰箱、彩電,第一隻傳呼機,第一個大哥大的出現,都會讓大家感受到溫暖,這是對幸福生活的感同身受。”那些朴素的街坊情讓人溫暖,不突兀地滲透於情節之中,伴著主人公們一路走過。《外灘鐘聲》像一首老歌,每當悠揚的《東方紅》旋律響起,觀眾總能想起那些年的點滴,它是一壺由年代陳釀出的酒,雖經年流轉,但卻不減醇厚。

除全景式地呈現國家經濟發展脈絡外,《外灘鐘聲》的獨一無二之處還在於其是第一部在外灘海關鐘樓裡拍攝的電視劇。從第一個鏡頭開始,海關大鐘便是全劇的核心意象。之所以選擇“鐘聲”來講故事,是因為其包含著多層浪漫唯美的含義。作為鐘樓的守護人,杜家父子倆年復一年地守護大鐘,在這一聲聲讓人心生安穩的“嘀嗒”聲中,他們兢兢業業地工作,為了更好的生活忙碌著。鐘聲也寓意著歷史的腳步不停向前,這座城裡的每個人都在大鐘的報時聲中走向了向往的美好生活。雖然《外灘鐘聲》具有恢宏大氣的時代氣質,但其故事講述方式卻著意將細節落到實處。通過具有時代標志性、能喚起人們回憶的生活道具,帶觀眾想起過去有老虎灶、無軌電車、牛奶瓶、麥乳精、彈子球等物件的日子,喚醒觀眾的集體記憶。再如,心生和佩佩到苗家看望心芳,買了麥乳精、煉乳等營養品﹔疤面男從箱子裡拿出一隻四喇叭的錄音機,放起了鄧麗君的歌……這些場景都不乏那個時代的特點。

《外灘鐘聲》宛如一場時光穿梭之旅,細致地展現了改革開放后普通老百姓實現夢想的心路歷程。也正是那些走在時代前沿打拼的父輩們,用自己的青春、汗水與勇氣,創造出當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外灘鐘聲》以上海為切入點,全景式呈現了國家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的發展,呈現了普通人在大時代中不懈奮斗的精神與宏闊的格局。

(作者:李卉,系文化評論人)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