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非遺傳承人羅昭亮

用堅守點亮紅木宮燈(非遺年集·燈彩)

本報記者 姜曉丹

2019年02月04日06: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羅昭亮手持小型宮燈。
  本報記者 姜曉丹攝

  “我這裡囤了不少珍貴木材,其他地方可沒有,夠我這輩子做燈用了。”介紹起心愛之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木宮燈的傳承人羅昭亮笑容燦爛。

  走進他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兩下村的工廠,紅木宮燈的生產過程就展現在眼前。梁上挂著的宮燈、地上立著的宮燈……琳琅滿目,大的能有將近兩人高,小的一個手掌就能托起。這些可都是羅昭亮的寶貝。

  內側作畫的“中國燈”

  紅木宮燈的制作主要由燈架、玻璃畫制作兩大部分組成。燈架部分要經過選材、焙烘、開鋸木料、拉花、雕刻、刮磨、打磨、撿色、上漆等工序﹔宮燈玻璃部分則要開料、噴砂、繪畫、包裝等,其中的繪畫又可細分,加上最后安裝,總共能有20多步,十分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

  僅是打磨一項,就需要依次用從粗到細三種砂紙,無數次地摩擦木材,直到無論從哪個側面都可以自由撫摸,沒有一根倒刺。

  每個宮燈有12至24幅單獨的立體畫框。毛玻璃上作畫,偷不得懶,一筆一畫都講究頗多。其一,玻璃不吸水,水多了容易化。其二,顏色厚度難掌握。國畫可以一層層畫上去,畫的層數越多,畫面越美。但玻璃畫就不行,隻能畫上一層,層數多了,看上去一片灰蒙蒙的。其三,玻璃畫是畫在玻璃對內一面的,因而玻璃翻面仍然是畫,題字也得遵循反寫原則。

  玻璃畫雖然也有技巧,但更多還是靠練習。羅昭亮說:“我練了20多年,至今仍在學習研究。”最多時,他一天畫了50多幅玻璃畫。

  雕刻世家走出的傳承人

  年節期間,羅昭亮的工廠迎來了最忙的日子。廟會、花市、博物館……訂單多是來源於此。雖然以目前的訂單量,基本不會虧損,但離他的目標還有距離。

  年逾八旬的羅昭亮出生於紅木雕刻世家,各種形狀的木頭是他童年最好的玩伴。在父親安排下,羅昭亮跟著一位名叫郭渭洪的工程設計師學習。后來又師從楊蘇、盧子樞等名家。

  木工和畫畫成了與羅昭亮相伴一生的手藝,也為制作紅木宮燈打下基礎。

  而羅昭亮毅然投入到這項文化保護事業中來時,已經50多歲。那時他看見中華宮燈廠倒閉,便下了決心。

  “紅木宮燈這個手藝活兒,做的人已經不多了,現在隻剩我一家做廣式紅木宮燈的,其他都倒閉了。”羅昭亮道出了紅木宮燈行業的艱辛。他曾在生意的冷淡期時,變賣了妻子的首飾來給工人發工資。

  老器物有新鮮事兒

  羅昭亮覺得,要想讓更多百姓接納並喜歡紅木宮燈,得讓這些老器物有緊隨時代的新面貌。他做了許多嘗試:將紅木宮燈與根雕、石雕融合,做成落地燈的樣式﹔與北京的琺琅彩合作,給傳統宮燈加入新元素﹔在外形、時尚度方面下功夫……

  最初的宮燈採用豆油與燈芯草照明,后來用蠟燭、電燈﹔如今,宮燈已經不局限於“點”光源的應用,羅昭亮提出了“面”光源的概念,即用LED發光板取代原本的燈泡,貼在每一塊燈罩玻璃背面,不僅提高了照明程度,也使玻璃更顯玲瓏剔透,一筆一畫清清楚楚,更具觀賞性及實用性。

  羅昭亮有一批引以為豪的作品。在北京民間工藝美術展上獲金獎的“百鳥朝鳳燈”,用一整棵龍眼樹做燈架,花費9年時間制作完成﹔“華夏之夜”大型走馬燈,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騰龍走馬宮燈組”以3個燈為一組,共36張玻璃燈畫,用國畫將我國申報成功的36項世界遺產呈現在觀眾眼前……

  下一步,他還准備辦個宮燈展覽館。“我要做的是精品,是可以永遠傳下去的文化遺產。”羅昭亮不僅自己守著這門手藝,也將子女帶入了這個行業。他在身體力行地做好非遺傳承人,也在用這份堅守點亮紅木宮燈,守護它不被熄滅。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04日 07 版)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