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好作品“被發現”(藝海觀瀾)

叢治辰

2019年02月22日07: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文學的豐富庫存期待更多發現的眼睛、更多發掘的途徑,進而以新的手段方式再現傳播,惠及大眾

    

  電影《流浪地球》火了,一同帶火的還有它的原著。同名小說發表至今已經快20年,閱讀范圍基本局限在科幻愛好者的圈子。而電影上映之后,小說在大眾中的閱讀量或曝光度幾乎可以與此前20年的總和相比。

  得以重新發現的,還有小說作者劉慈欣以及中國科幻文學。很長一段時間裡,翻開通行的文學史,會發現科幻文學常被歸為兒童文學類,甚至比兒童文學還要邊緣——一部當代文學史會論及兒童文學,但卻未必會給予科幻文學篇幅。而這一次,哪怕是一些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也經由電影知道中國也有出色的科幻文學。這種事隔20年之后的重新發現、重新打撈,值得玩味。

  其實,文學史上被遺落與被重新發現的例子並不少見。東晉詩人陶淵明在他身處的時代,主要是作為隱士而非詩人為人所知,人們贊美他志行高潔,對他的詩卻評價不高。如果沒有宋人的重視,陶淵明的詩能不能讓今天的我們讀到都是個問題。要知道,即便是李白這樣生前就盛有詩名的作者,也是“生平著述,僅存十之一二而已”。

  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在時間長河中被遺落,有種種原因。譬如戰亂,孔子之前的諸多文獻之所以萬不存一,和春秋戰國以至漢初的戰火有莫大關系。又譬如傳播條件,印刷術發明之前的文獻當然更難於保存。而在今時今日,隻要不發生《流浪地球》中那樣的大災難,日新月異的技術手段將保証信息長久存在。但它們仍然可能消失,消失於泛濫的信息海洋和龐雜的信息冗余。將有價值的作品從海量信息庫存中打撈出來,有賴於人類的判斷力。偉大作品與作家被遺忘,重要原因在於我們判斷力的局限。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文學的豐富庫存期待著更敏銳准確的判斷力去重新發現。上世紀50到70年代流傳廣泛的紅色經典,曾深刻影響幾代人,但是后來新的經典又闖入讀者視野﹔改革開放之初,人們在書店門口排長隊購買新出版的《契訶夫小說全集》,如飢似渴地閱讀文學期刊上的新作,而今,書架最上層的一些外國文學全集已經蒙塵,上世紀80年代如雷貫耳的作者有些也少人知曉。這些只是隨著時間漸行漸遠的“遺落”,還有許多是如劉慈欣或者科幻文學那樣,普通大眾尚未真正走近過的未知庫存、陌生庫存、小眾庫存,它們尤其需要發現的眼睛。

  發現的眼睛是其一,發掘的途徑是其二。新的時代背景下,好作品需要新的手段方式予以發掘傳播,惠及大眾。當代文學經典化過程遠沒有結束,但經典化的方式正在起變化。信息技術、傳播途徑、接受方式和審美方式的巨變,讓文學與大眾的互動方式也迥異從前。例如,經由影視改編走近文學原著,文學與影像“共同閱讀”,就成為當下人們文學生活的重要特征。3D電影《智取威虎山》,讓多少80后、90后和父輩們一起身臨《林海雪原》的故事,一起斗智斗勇、熱血沸騰?話劇《生死場》,把多少人拉回抗戰之初,對壓迫中迸發的抗爭力量感同身受?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人生道路的選擇、人性不滅的希望之光對今天的青年人來說也毫不違和……曾經想當然的“陳舊”“過時”“不好看”,經由新的藝術呈現,竟然如此“新鮮”“生動”“有光芒”。和它們一樣,《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暴風驟雨》《青春之歌》等大量文學佳作有待被重新發現。發現它們的並不一定是文學史家,導演、劇作家、藝術家甚至一位網游設計者,都有可能帶著新的眼光進入,以更貼合時代的多元手段進行表達傳播。

  在《流浪地球》中,那個孤獨漂浮在宇宙的空間站圓環最令我印象深刻,它沉默地保存著地球生物基因庫,保存著人類未來的無限可能。豐富的中國文學遺產同樣保存著我們精神文化的無限可能。如何讓這些遺產不再沉默,如何重新發現、激活我們的文學資源,為更多人帶去精神養分和思想啟迪?這是我們——世世代代的讀者和文明的傳承者需要不斷反躬自問的。更多好作品期待更多發現的眼睛,更多發掘的途徑。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22日 20 版)
(責編:馮粒、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