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文創盤活老工廠 “鳳凰涅槃”新活力

2019年03月06日08:58 | 來源:工人日報
小字號

文創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發展潛力大等特性,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成為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如今,昆明正通過規劃引領、政策扶持、園區建設、項目帶動等一系列措施,著力構建大文創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目前昆明已經建成雲紡文創園、871文化創意工場等超過20家的文化創業園區,曾經的昆明重機廠、雲南紡織廠等一批老舊的工業工廠,因為高挑開闊的空間被賦予了極高的再塑性,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代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老廠房開辟新途徑

入夜,位於昆明市環城南路668號的幾棟臨街大廈燈火通明。“雲紡文創園”5個燙金大字聳立在大廈之巔,有年輕創業者的身影在樓宇間穿行。

坐在中心商廈2樓臨街的一家咖啡館裡,雲南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俊,向本報記者講述了雲紡商業時代的變遷故事。

雲南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雲南紡織廠,1934年創建,1937年8月建成投產。與當時的其他戰時企業一樣,雲紡既有力地支援了中國的抗日戰爭戰時物資的供給,又為雲南現代工業的起步奠定了一定基礎。

“在20世紀80年代,雲南紡織廠是雲南省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具備完善的紡織品科研、開發、設計生產和質量檢測能力,其紡織產品在長江三角洲、香港及東南亞市場擁有相對固定的客戶群,並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李俊說。

據他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紡織品產能過剩,雲南紡織工業前無原料供應基地、后無下游產業鏈的劣勢凸顯。面對困境,雲南紡織廠迎來第一次轉型發展,根據自身優勢,借鑒兄弟單位經驗,於1992年實行“推倒圍牆建市場”的企業經營戰,開始從傳統單一的紡織生產企業向紡織銷售及商業、市場經營方面轉型。

此后17年,“雲紡商業區”和隔壁的螺螄灣一起,共同鑄就了繁榮興旺、聞名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的螺螄灣商圈,佔地215畝、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的“雲紡商業區”,也成為昆明市知名商標、雲南省著名商標。

但這樣的輝煌,隨著2009年政府對批發市場的重新規劃布局而結束,雲紡商業區一度陷於沉寂。

走向文化創意商業轉型升級之路

據昆明市西山區文產辦主任沈潔介紹,2016年,在主要股東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參與下,雲紡集團對國家政策、商業地產發展趨勢、雲紡的歷史現狀及優劣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雲紡商業區做出了全新的定位和規劃,決定根據雲紡商業區明顯的區位優勢、明晰的物業產權、文創主題項目市場地位優勢等有利條件,積極響應中央供給側改革重大決策,順應城市改造和消費升級趨勢,將雲紡商業區由低端批發零售業態向文化創意商業轉型升級。“最終,一個集購物、旅游、休閑娛樂、文化藝術於一體的多元化分類主題文化創意園——雲紡文化創意產業園,應運而生。”他說。

李俊告訴記者,經過近4年時間的思考論証、調查研究及艱難探索,雲紡集團於2017年正式提出“向文化商業轉型”的發展路徑。

經過近兩年的打造,雲紡商圈已從傳統批發零售業走向了文化創意商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一個囊括愛情主題、音樂主題、美術主題、科技主題、歷史文化主題、閱讀主題、紡織主題等7大板塊核心內容,集購物、旅游、休閑娛樂、文化藝術於一體的多元化文化創意園區精彩面世。

據沈潔介紹,近年來,西山區文化創意產業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2017年實現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41.14億元,同比增長15%,佔全區GDP的比重約為7.3%﹔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35.3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6.32%。

與雲紡文創園命運相似的是871文化創意工場的前身雲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下稱昆明重工)。昆明重工始建於1958年,史料記載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建成的雲南龍雲局、勸工總局。鼎盛時期,昆明重工贏得過無數殊榮:1990年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94年被列為原國家機械工業局技術進步百家示范企業,1998年通過IS09001質量體系認証等。近年來,由於市場和自身的原因,昆明重工遇到了發展的瓶頸。2016年,昆明重工整合自身優勢,從傳統“機械制造企業”成功向“871文化創意產業園”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已經有20余家企業入駐。

871文化創意工場以現代設計、當代生活方式、工業遺產保護和價值提升為宗旨,尊重和喚醒工業歷史記憶。在完整保留老舊廠區歷史風貌的基礎上,濃縮昆重百年工業史的記憶,展示春城人文風貌,將工業遺產結合,以后工業時代為主題打造目前雲南省規模最大的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綜合性文創園區。

企業實力不斷增強

在產業規模不斷增大、園區發展快速推進的基礎上,文化企業實力也在不斷增強。

根據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昆明市共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5848家,佔全省的41.2%,主營業務收入在億元以上的重點文化企業46家,佔全省一半以上。

同時充分發揮昆明在旅游、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深度挖掘、整合、聯動相關產業資源, 形成了“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新模式,有效延伸和完善了文化產業鏈。

圍繞建設區域性國際人文交流中心,昆明市積極參加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組織本地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企業“走出去”。2018年6月,昆明獲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2017年,昆明文化產品出口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5%﹔文化服務出口110.64萬美元,同比增長124%,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昆明市文產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昆明市將打造以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業為龍頭,以現代傳媒業、信息傳輸服務業為主導,以文化旅游休閑業、節慶會展業、工藝美術品業、演藝業為重點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充分利用昆明在文化出口方面的區位、資源和政策優勢,加快建設以文化出口為導向、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功能載體。到2020年,昆明市力爭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7%以上,文化貿易企業達到400家,文化出口增長46%,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人文交流中心。

(責編:李慧博、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