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牧歌》劇照 |
天山電影制片廠最近出品的電影《遠去的牧歌》描寫了新疆哈薩克族胡瑪爾和哈迪夏兩個家庭、三代人、四十年間的生活經歷。
“轉場”,是新疆哈薩克民族傳統游牧生活的一個標志性行為。當我們在影片中看到哈薩克人成群結隊、扶老攜幼,用牛馬馱起全部家當,趕著成群的羊、牛、馬、駱駝,與暴風雪奮勇搏斗,在高山峽谷艱難穿行,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壯美,感受到人類的勇敢和智慧,也感受到了人與自然既相矛盾又相依賴的復雜關系。影片通過描寫幾次“轉場”過程,真實而細膩地刻畫了改革開放40年來哈薩克人告別游牧、走向定居的歷史進步和心路歷程。
影片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運用散文化的敘事方式和富有詩意的電影語言,營造出作品的紀錄風格和史詩風格。編導者精心選擇了許多富有特征的生活細節,塑造出胡瑪爾、哈迪夏、博蘭古麗、羊皮別克等具有時代意義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命運的改變,有力地說明了改革開放對於推動中國社會發展、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意義。因此,我們說《遠去的牧歌》是一部謳歌改革開放的優秀電影作品,天山廠把它作為紀念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獻禮,是名實相符的。
《遠去的牧歌》在給予我們審美愉悅的同時,也啟發我們對於生活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影片肯定社會發展、生活前進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遠去的牧歌》告訴我們,從游牧到定居、從計劃經濟到商品經濟都是歷史進步的必然趨勢。影片以胡瑪爾老人為代表描寫了人們對過去生活的懷念和依戀,但是歷史進步的腳步是無法阻擋的。影片還告訴我們,在從傳統生活向現代文明的進步中,必須保護人類生活環境,保持人和自然的平衡與和諧統一。人類對文明的追求實際上反映了人企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種欲望,而這種欲望的無節制就會破壞環境、給人類帶來災難。正如影片中哈迪夏老人所說的:樹沒了鳥就不來了,鳥不來了蝗虫就多了,蝗虫多了草就沒了,草沒了羊吃什麼嘛?這是影片昭示我們的一條十分朴素的真理。
影片還要求我們尊重生命的意義。風雪交加中博蘭古麗的誕生,春雨泥潭裡小牛犢的出世,轉場途中孩子們對安置在拴馬樁上的一窩小燕子的回望,還有胡瑪爾老人在定居之前將心愛的蒼鷹和老馬放歸大自然……這些都是影片中特別富有詩意、寄寓深情的篇章。無論動物還是人,生命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對生命的尊重,要求我們保護動物,要求我們保護人類,讓人們生活得更加文明、自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