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裡品詩香(跟著唐詩宋詞去旅游)

2019年04月06日05: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④

  ⑤

  ⑥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唐)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1200多年前,王昌齡和辛漸登芙蓉樓暢談揮別。

  芙蓉樓究竟在江蘇鎮江還是湖南古黔陽?今日仍有爭論。但時光飛度,芙蓉樓的意義早已超出一城一樓。讓我們走進不同的芙蓉樓,賞景色的同時,追憶前人光明磊落之風,感悟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湖南洪江市

  少伯遺風遍古城

  本報記者 王雲娜

  雪峰山腳,佇立著一座古朴雅致的江南庭院。信步其間,亭台樓閣錯落,參天古樹環繞,山水掩映成趣。這裡便是位於湖南省洪江市的芙蓉樓古建筑群(圖⑤,本報記者王雲娜攝)。

  王昌齡,字少伯,唐開元年間左遷任龍標縣尉。洪江市,即唐代龍標縣。宋代起改名為黔陽。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每個角落都有王昌齡的故事。

  芙蓉樓群護以石欄,臨江有一處碼頭。古代水運發達,賓客前來,至此下船,踩石上岸,便達庭院正門——龍標勝跡門。

  這是一座由青磚砌成的拱門,門坊高高聳立,上有5幅水墨“泥塑”。正中一幅“王少伯送客圖”,氣勢恢宏﹔四周春夏秋冬圖,山水鳥獸神態逼真。畫作採用“堆塑”工藝,原材料中含有當地盛產的桐油,泥塑防虫防腐,經得住風吹雨淋,保存較為完好。

  令人稱奇的地方還有兩處:門坊高近三丈,面向碼頭傾斜二尺八寸,傾斜度超過了意大利比薩斜塔。此門幾百年來屹立不倒,堪稱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史上的奇跡﹔與通用指南針相反,門楣正中的指南針卻是上南下北,為何會如此?至今仍是個謎。

  “龍標勝跡門是個標志,舊時行船,看到此門,便知是到縣城了。”洪江市芙蓉樓管理所原所長李慧仁說。

  穿過龍標勝跡門,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道右行,便是芙蓉樓主樓。飛檐翹角、重檐青瓦,這座木質結構的小樓共兩層,全樓48塊門窗,精雕細刻,靈動婉約。

  定睛一看,門上懸挂的“芙蓉樓”三個大字熠熠生輝,其中的“樓”字與簡體字不一樣,是由“木”“田”“安”三個字組成——“木”用來建房子,“田”可以種糧食,“安”代表著家,“安”下面的“女”字,意味著家有賢妻。有房子住、有糧食吃、有賢妻持家,便能夠安居樂業。

  走進樓內,挂有一幅王昌齡畫像,畫中人身著紅袍官服,雙手托起詩卷,清瘦矍鑠。王昌齡任龍標縣尉期間,親民愛民,深得民心,百姓敬稱為“仙尉”。

  出芙蓉樓,便是小巧玲瓏的芙蓉池。雖為池,其中之水卻永遠灌不滿。原來,地下為溶洞群,直通河底,芙蓉池就像一個漏斗,無論注入多少水,都會汩汩流進溶洞暗流。

  “人們都說,池中住著一位芙蓉仙子,常與王昌齡月下對歌呢。”洪江市委宣傳部退休干部楊志鎳說。

  古城最高點鐘鼓樓旁城牆邊,有一棵千年古樟樹,相傳為王昌齡親手栽種。歷經千年風霜雨雪,這棵樹依舊枝繁葉茂。

  

  江蘇鎮江

  玉壺冰心芙蓉樓

  本報記者 姚雪青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一詩句及其所蘊含的“做人要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為官應內清外潤、廉潔奉公”的深意,令芙蓉樓名揚天下、蜚聲古今。

  江蘇鎮江芙蓉樓,原名西北樓(圖⑥,資料圖片),為東晉刺史王恭建於京口月華山西北,在清道光年間毀於戰火。在歷史上的繁盛時期,依山傍水、瑰麗寬敞的芙蓉樓也曾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登樓眺望,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吟詩作賦,遠山近水、天地壯闊。北宋曾彥和《潤州類集序》曾提及:“京口……江山清絕,襟吳帶楚。芙蓉名樓,甘露表寺。幽賞麗觀,不出城市。”

  鎮江於1992年復建芙蓉樓,坐落在金山西側一泉公園內,佔地近1000平方米,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3座石塔組成。

  現在我們看到的芙蓉樓,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樓內可見大型壁畫群,包括《千秋江山圖》《平明送客圖》《芙樓話雨》《王昌齡送辛漸詩意圖》等。

  在芙蓉樓兩側,兩座仿古建筑互成犄角,彼此之間由曲折回廊相連(圖④,影像中國):東北為緊貼水面的“冰心榭”,是展示茶藝的場所﹔東南為“掬月亭”,可近眺湖中的三座漢白玉石塔。

  如今,塔影湖畔的芙蓉樓,以夏日湖中荷花盛開的美景而出名,其中通外直、高潔不爭的氣節,恰如詩人王昌齡“孤潔恬淡,與物無傷”的品性。

  身居此樓,近可看波光粼粼的金山湖水,遠可望浩蕩奔流的長江。初春,天朗氣清,雲淡風輕﹔夏天,荷葉碧綠,樹木蒼郁﹔深秋,清風徐來,水波微皺﹔冬季,湖淺色淡,清雅別致……一年復一年,花開花落,雲卷雲舒,人來人往,這裡的故事總是被記起,“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堅守與氣節也依然值得敬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6日 06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3.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