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促進文化資源雙向流動——

文化場館人氣旺起來(民生視線)

本報記者  鐘自煒

2019年04月19日04: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8年10月開館的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涵蓋歌劇院、音樂廳、多功能戲劇廳、影視中心、藝術博物館等5個場館,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圖為市民在其中欣賞演出。
  黃立新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

  核心閱讀

  ●依托“總館”儲備,設立遍布市區的“圖書ATM機”,整合、調動各級公共文化服務力量,促進優質文化資源雙向流動。

  ●將閑置的文化館排練廳免費交給商業培訓機構使用,后者則無償提供舞蹈培訓,雙方實現互利共贏。

  ●提供“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動式、點單式服務,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2018年初,一份來自福建省福州市政協的社情民意信息——《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用率不高亟待引起重視》引發當地輿論關注。“市民文化設施知曉度不高,文化活動參與甚少,不少場館門可羅雀。”信息撰寫人、福州市政協副秘書長林敦直言不諱。

  問題擺上台面,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給出了態度:迅速整改。

  一要完善功能,規范管理,提高設施的利用率﹔二要對接需求,改進服務,提高群眾的滿意率﹔三要用好載體,集聚人氣,提高活動的參與率﹔四要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提高市民的知曉率——這四項承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易。搞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要有真金白銀的投入,如何擴大資金來源?文化設施延伸到大街小巷,管理、維護如何跟進?文化產品相較其他公共產品,更多元、更復雜,更難以定義品質、量化標准,如何實現供需精准對接,把文化春風送到居民心坎上?

  一年多過去了,福州給出了答卷。

  其實,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也不盡相同。做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沒有標准答案。但福州的“解題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統籌利用資源,不讓文化設施成為孤島

  “市政協提出的問題,我們日常調研中也有深刻體會。”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陳思源坦言。

  建設基層文化設施,福州舍得大手筆投入。2015年5月,福州市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經過幾年建設,全市鋪設50多台城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成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70多家,村(社區)文化活動室2600多個,文化廣場1000多個,各類文化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近300個。

  錢沒少花,可服務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陳思源說,由於沒能形成順暢的運作體系,場館建好了,很多群眾卻不知道,服務也跟不上,導致文化場館利用率較低。

  以城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為例,項目2014年7月啟動建設,力求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借閱圖書。“想做成24小時不打烊的‘圖書館’,每台設備安裝成本就50萬元,這還不算日常維護的費用。”陳思源介紹。然而投放初期,全市日均借閱量隻有200本左右,遠未達到管理部門的預期。

  使用率偏低,與使用體驗不良有關。“當初得知家門口設置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第一時間就來借書。”家住福州市鼓樓區於山社區的孟坤華說,感應區刷身份証辦好借書卡,屏幕上挑選好書籍,由機器自動送出,從辦証到借閱前后隻用了一分鐘。“設備用起來的確方便,但書籍種類少,更新頻率也不快,而且借書與還書必須在同一設備上,嘗鮮的勁頭過了,用的次數也越來越少。”

  孟坤華的感受,成為福州市24小時自助圖書館改進工作的抓手。“立足統籌資源,我們創新了全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以福州市圖書館為全市公共圖書館網絡的中心館,統一服務標准、技術標准等。”福州市圖書館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包括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內,福州的市、縣、鄉三級公共圖書館實現了資源共享,統一配送,市民憑借一張借書卡就能全城通借通還。

  “總分館體系下,以前孤立的自助設備成為依托總館儲備,遍布市區的‘圖書ATM機’,借閱量也提升至日均400本以上,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陳思源說,2019年初,自助圖書館再次升級,提供數十種期刊報紙的電子書,方便市民使用手機掌上閱讀。

  如今,以圖書館建設為代表,促進文化資源共享的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在福州如火如荼。文化館總分館體系下,福州市群藝館統籌策劃,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共同參與,以縣(市)區點單、中心館配送各種文化產品和服務,充分調動各級文化資源互聯互通。據統計,匯集省、市、縣(市)區多個文化館的優秀團隊與作品的演出,佔全市全年各類群藝館演出總數的70%以上。

  激活閑置設施,撬動社會力量參與

  福州市閩侯縣文化館每周有兩場公益舞蹈培訓,每次都人氣爆棚。文化館請來當地知名舞蹈培訓機構授課,附近居民可免費學習。“要價不菲的商業培訓機構,願意開展公益培訓,這是我們探索‘場所換服務’模式的收獲。”閩侯縣文化館館長林琳說。

  啥叫“場所換服務”?2013年新建的閩侯縣文化館群眾文化用房面積達2800平方米,在滿足10支館辦文藝團隊排練需求的基礎上,仍有一間100多平方米的舞蹈排練廳利用率較低。公共文化場館不得對外出租,閑置浪費很可惜。當地的舞蹈培訓機構又在四處尋找場所增設培訓點,房租、裝修費用壓力不小。

  何不撬動社會力量,實現互惠互利?閩侯縣文化館嘗試將閑置的排練廳免費交給商業機構使用,機構則必須開展公益性舞蹈培訓,並提供全年的舞蹈演出服務。

  雙方簽署協議,閑置的排練廳立刻有了人氣兒。公益舞蹈培訓項目去年一年就吸引2000人次參與。培訓機構也很滿意。“這裡位置好,人流量大,文化氛圍濃,招生很方便。”機構負責人郭東英說。

  一間排練室,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多元化的生動實踐。在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場所換服務”在閩侯全縣鋪開。目前,縣級文化場館和各鄉鎮文化站共引進20多家“場所換服務”機構、團隊。

  福州長樂區營前街道長安村裡,一座明清建筑風格的古厝大宅,從閑置的祖屋變身為大齊書院,成為村裡文化活動的主陣地……為激活閑置場所,充實文化設施,福州先后出台《關於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等10多個文件,各縣(市)區也出台配套政策,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制度保障。

  接受群眾點單,文化服務有效對接需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難以滿足當下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長期關注公共文化服務的林敦說,“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能力和水平,需要統籌協調建設、管理、使用三個層面,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共同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格局。”

  從創新服務機制到轉變服務形式,近年來福州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女兒在學鋼琴,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街道文化站提出建議,希望能舉辦一場輔導講座。”市民林詠怡回憶,沒想到僅隔幾天,一場音樂講座就在水部街道開講,主講人還是來自音樂學院的教授,這讓“點單”的她直呼“太給力”。

  “提高群眾參與度,關鍵在於找准痛點,對症下藥。以往政府送戲、百姓看戲的單一模式,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陳思源說,推動文化服務供給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福州創新“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動式、點單式服務,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做好公共文化服務,人才是關鍵。為打破人才瓶頸,2016年4月,鼓樓區招聘非事業單位編制的文化專干,由市一級文化部門統一管理、培訓,有效地解決了基層文化服務場所管理人員短缺、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目前福州各縣區的鄉鎮(街)文化管理人員從創建之初的442人增至579人,達標率100%﹔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從2219人增至2538人,達標率100%。

  “2019年3月,福州名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各項指標均達到優秀檔次。”陳思源介紹,根據第三方調查,福州總得分為90.0分,群眾滿意度得分為85.4分,較創建中期的73.3分與72.6分均有大幅提高。

  “福州市的實踐表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應從人民群眾實際需要出發,減少程式化的無效供給,建立起公眾需求反饋機制,做到公共文化服務精准供給。”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謝宏忠說,在以政府為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的基礎上,逐步構建由政府、市場、社會組成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生產供給機制,鼓勵社會文化團體、行業協會和文化志願者隊伍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公益性與經營性的平衡。同時,還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組織形式,盤活公共文化資源。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19日 19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