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京劇演員楊少彭:傳承國粹是楊家四代人的接力

2019年05月05日08:0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楊家三代演出《定軍山》黃忠一角。

開欄的話:

從今天起,本報文化新聞部策劃推出“五四青年說”專欄,聚焦文化領域裡有代表性的青年文藝創作人才,通過他們奮斗成長的故事,展現當代文藝青年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反映他們以實際行動傳承五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青年說

學京劇就是痛並快樂著,吃多大苦就能有多大成就。我們趕上了好的時代,更應該用一生去堅守它。

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楊少彭和父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乃彭節日無歇,他們正在備戰紀念楊寶森誕辰110周年演唱會的節目。“一輪明月”是一段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而對於楊家四代人來說,京劇就是他們心中的“一輪明月”。

楊少彭說,楊家與京劇結緣是他爺爺輩的事了。他的爺爺和大爺爺是天津有名的票友,他家開設的“楊家票房”在天津頗為知名。因為“楊家票房”,帶動著他們那條胡同裡的人都愛上了京劇,好幾個孩子因此進了京劇行。

學京劇是一門苦差事。楊乃彭說,他當年吃過的苦,沒有幾個人能受得了。“倒倉”六年,他每天早晨四點起來喊嗓子,風雨無阻。后來成為職業演員后,又在上世紀后期經歷了京劇最低谷的時期,所以,他壓根兒不想讓兒子楊少彭再干這一行。

可是,從小在京劇院泡大的楊少彭,耳濡目染之下對京劇別有一份感情。十二歲的時候,看身邊的小伙伴們都去考天津戲校了,他也要去。不管父親怎麼說,但懵懂少年光想著翻跟頭、練把式有趣好玩,說什麼都要試試。無奈之下,楊乃彭就教了他一段戲,並事先聲明,不會找人說情,能考上就上,考不上還得回來好好學習。沒想到,這一試還真就考上了。不過,父親是楊派老生,他卻學了武生去翻跟頭。

父親對他說,既然考上了就得認真,要吃苦,別人練一遍,你至少要練三遍,不刻苦不練功不能成為好角兒。從小要強的楊少彭,在學習期間,真的是按照父親的叮囑,別人練一遍他練三遍。特別苦、特別累的時候,也后悔過當初為什麼不聽爸媽的話,非得干這一行。

有天賦又有父親的培養,楊少彭的從藝之路比許多人都順遂。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期間,父親還親自擔任老師教他老生戲,慢慢向老生行當發展。他1997年畢業后直接進入北京京劇院,2001年就獲得央視青年京劇演員大獎賽金獎,在年輕京劇演員中頗為出挑。

一顆明日之星正在冉冉升起的時候,一場意料之外的波折卻給他按了“暫停鍵”。

2003年,楊少彭查出了丙型肝炎。治療期間常常高燒不退,兩年時間瘦了三十斤,京劇演員最珍視的嗓子也沒了,“那時候覺得要是唱不了戲,自己的人生也就完了”,楊少彭現在回憶起當時的狀況還心有余悸。看著心灰意冷的他,父母不放心,干脆搬來北京陪他。病治好了,父親每天給他吊嗓子,高調門的唱不了,就先唱低調門的。整整一年多的時間,他像是一個學生,重新學習了一遍京劇。

大病初愈后,楊少彭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是在石家庄。雖然主辦方隻要求唱一折《四郎探母》的“回令”,但他站在台上兩條腿直打哆嗦,氣力也不夠使。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他當時心裡的那種絕望。既然急不得,那就慢下來,接著每天吊嗓子。等他再回到劇院時,老師們驚奇地發現,他這一病,怎麼嗓子倒比以前好了!

重新回到舞台上的楊少彭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對這門藝術的熱愛,這大概就是“因禍得福”吧!2014年,他參加新創劇目《屈原》的演出,他塑造的屈原形象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他的事業迎來更大的發展。

雖然來自外界的贊許不少,可是一向對楊少彭嚴格要求的父親卻從沒夸過他。教別的學生時,父親還有所顧忌,可到了他這兒,怎麼重怎麼說。楊少彭說,他從父親那裡得到的最大的肯定就是:“我現在看你像個唱戲的了。”

作為京劇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乃彭,最大的心願是能夠把楊派老生一代代傳承下去。當他看到楊少彭的兒子、自己的小孫子佑佑兩歲多就能哼唱“一輪明月”時,老爺子心裡開始痒痒了,原本不想讓兒孫們吃苦的他,下決心再培養一個“楊少彭”出來!楊少彭說,佑佑確實比我有天賦,給他說戲超不過三遍,他就能掌握得差不多了。學京劇就是痛並快樂著,吃多大苦就能有多大成就。我們趕上了好的時代,更應該用一生去堅守它。(牛春梅)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