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貝聿銘丨知道一切、善於提純,於是他超越了時代【2】
2019年05月17日18:18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種子萌芽 初出茅廬
上世紀20年代,在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貝聿銘正用孩童的目光觀察著園林。或許就是從那時起,“建筑”在他心中播下了種子。
1948年,貝聿銘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這一年,紐約市極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產開發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國建筑界的慣例,首次聘用中國人為建筑師,擔任他創辦的韋伯納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這個中國人,就是貝聿銘。
柴根道夫和貝聿銘,一個是有經驗、有口才且極其聰明的房地產建筑商人,一個是學有專長、極富創造力的建筑師。兩人聯手,可謂相得益彰。貝聿銘為他心中的那粒種子,找到了最適合的土壤和基肥,開啟了建筑“實操”階段。
兩人合作達12年之久。12年中,貝聿銘為柴根道夫的房地產公司完成了許多商業及住宅群的設計,也做了不少社會改建計劃。其間,貝聿銘還為母校麻省理工學院設計了科學大樓,為紐約大學設計了兩棟教職員工住宅大廈。這一切,使他在美國建筑界初露頭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數十年的事業基礎。
![]() | ![]() |
(責編:吳亞雄、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