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撐起的一片綠意(半日閑譚)

洪振秋

2019年05月18日07: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日,人們的視野裡總是萬物蔥綠,百花次第開放,一派生機勃勃。

  百花繁,萬花燦,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為它實在微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我卻驚訝於這細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沒有茂林的碩大氣象,也沒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靜靜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視的角落裡。但她依然有著茂林一般的風情、百花一樣的美麗。

  我非常喜歡清代詩人袁枚那首《苔》詩:“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人筆下的青苔生長環境是很惡劣的,可它依然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青春從何處來?它從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來,它憑著堅強的活力,沖破困境,煥發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會開花的,但她“也學牡丹開”,既是謙遜,也是驕傲。她雖然如此弱不禁風,卻憑著自身的自強不息,爭得和百花一樣的開放權利,春光離不開她們不斷地點綴,才顯得如此春意盎然。

  江南民間有句諺語:“三月青苔露綠頭,四月青苔綠滿河”。

  在我的印象裡,春風拂面,青苔們趴在殘舊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磚頭間,爬上高高的牆頭上,附在蒼老的樹干中,布滿在瘦硬的岩石上,從故鄉街上的青石板夾縫中撐出綠意,寫出一個又一個方正的“回”字。不遠處的春江,“江水綠如藍”,這是青苔的大寫意、大手筆。

  在鄉間的古樓裡,當青苔從不遠處的山坡上,開始隨著春風波動、蔓延時,門前的台階也變綠了,古樓便春光融融,於是陋室不陋。

  此時,隻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氣勢。她們都是一根連著十根,十根連著百根,連綿起伏,漸成氣象。無論是斷牆殘垣,還是懸崖絕壁之上,其它植物都無法落腳,唯有青苔從牆縫裡、石縫隙中奮力拱出,四處蔓延著綠意,在蕩漾的春風中記錄著比石頭還硬的倔強。

  小時候,我的家鄉,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將來臨之前,父親總要爬上古樓,上屋頂清理蓋瓦,家鄉人稱之“拾漏”。他總是弓著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滿青苔的瓦,或剝下苔綠,或扯下苔絲,或拔出瓦溝中的苔草……然后裝進一個藍色的布袋裡。他從木梯上退下來后,便徑直去后花園,從布袋裡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於蘭花盆,或黏附於梅花樹干上,或塞進干枯的羅漢鬆那一個個細小的木洞穴中……父親說,青苔也有一些詩意的名字,她叫綺線,也稱呼為綠衣元寶,百花有青苔襯托,人世間才會春色滿園。

  在歲月的戲台上,青苔似乎錯過了《詩經》,卻趕上了唐詩宋詞的好時光,也融進了明清紛繁的花事。在詩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愛,“應憐屐齒印蒼苔”,園子的主人因怕滿地青苔被人踐踏,所以閉門謝客。但有時也夾雜著幾分蒼涼和淒美,“小庭春老,碧砌紅萱草”,青苔似乎總是見不到陽光,隻在淒淒慘慘中頑強地生長著。

  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應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氣質風度,不流俗、不諂媚、不張揚,卻志向遠大,生機勃勃,寓微小於浩蕩之中。青苔的生存環境,雖然是“白日不到處”,卻是歷盡千磨萬難而來,以堅忍自持的。

  所以,中國人很喜歡把青苔之綠意融入古畫中,使其詩意更加飛揚。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漸江、查士標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國畫中出現的頻次漸多,隨心所欲,恣意點苔,筆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揚州八怪”中的金農,其畫梅善於在粗干上以濃墨點苔,使梅花顯得氣韻非凡,雖蒼老而生機勃發。青苔雖然微小,卻點綴出他畫中的春色﹔雖然微不足道,卻烘托出畫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愛著“苔花如米小”的氣質,把自己也取名為“小善庵主”“如來最小者”,可謂青苔知己也。

  我是江南人,深愛著門前殘牆上的青苔,綠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綠痕從牆根開始,一直蔓延到牆頂上。春光總是被那些搖曳的蘆草佔盡,她卻自有一番風情。

  她們總是滿腔熱情地在你回鄉的青石板石縫裡,撐起一些綠意,讓你享受著“春滿大地”的時光。也許你腳踏在其身上,目光卻關注著斜枝的桃花,或是牆頭上的蘆葦花。

  她們總是那個恬靜的俏模樣,悄無聲息地吐著綠,伸展著,變幻著。一點點,一叢叢,哧哧地笑著。

  此時,如果你沒有見青苔,一定是遺憾的﹔沒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 人民日報 》( 2019年05月18日 08 版)
(責編:馮粒、袁勃)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