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網絡文學 要流量更要質量
【文化評析】
據報道,近日,北京市“掃黃打非”部門聯合行動,查處晉江文學城涉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行為,關閉停更相關欄目、頻道﹔對違法行為,執法機關將進一步追查。網絡文學鋪展自由創作、大眾寫作的空間,但不是提供野蠻生長的“自留地”,互聯網空間更不是法外之地。監管機構的及時跟進,讓網絡文學的制作者、上傳者、傳播者時刻警醒——以更高的標准、更嚴格的措施,高度重視內容制作、傳播的社會效應。監管機制的持續護航,更為這一蓬勃興盛的行業營造清朗空間和更優生態。
有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32億,佔網民總體的52.1%。手機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1億,佔手機網民的50.2%。截至2017年年底,45家主要文學網站的原創作品總量超過1646萬種,年新增作品超過233萬部。可以說,網絡文學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生活方式,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題材多樣、類型豐富的寫作,極大拓展了中國文學時空的版圖,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鮮力量。
然而,整體而言,網絡文學雖不乏風靡一時的佳作,但精品數量依舊偏少,更難有堪稱傳世經典之作。在龐大的作品基數下,部分作品存在內容蒼白、思想淺薄、獵奇獵艷等問題。應當說,走過20多年的網絡文學,經歷了早期的拓荒式寫作和爆發式發展,亟待步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更應當厘清網絡文學的內涵和外延,建立健全自律和他律機制,始終以精品奉獻讀者,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網絡文學不等於“流量作品”,在網絡上隨便寫寫也談不上網絡文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不少人將一些刻意通過感官刺激吸引流量的內容等同於網絡文學,使得網絡文學被誤解乃至誤傷。
事實上,真正的網絡文學是一個自我約束力度極大的行業,有時小有瑕疵,也能快速自我糾正。以創辦17年的起點中文網為例,其很早就建立了一套內容自審自查體系,近年來更加注重對作者的培育和引導,努力倡導守正創新,總體基調更加積極健康,現實題材明顯增多。流量固然誘人,但靠“三俗”帶來的流量是有毒的,也是難以轉化的,而精彩的故事和創意,才有可能成為優質IP,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和持續的生長力,為文學、影視、商業等行業注入活力。
作為從人民中來的文藝形式,網絡文學需要精品,為人民服務是網絡文學作品的靈魂,也是行業前行的根基。近年來,政府部門先后出台《關於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日益健全的監管和引導機制,遏制了行業亂象,為網絡文學的健康持續發展鋪設道路,更為其轉型與革新創造條件。
今年年初,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在京發布“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名單,24部作品入選。新近公布的2019年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網絡文學現實題材量質齊升。創立3年的全國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業已成為當下國內現實題材最知名的文學賽事,吸引各行各業的寫作者熱情參與。可以說,在政府部門、相關企業和作家、讀者的攜手推動下,網絡文學正在完成一場更高層次、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生態構建。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媒介的變革,帶來書寫方式的革新,催生了令世人驚喜的中國網絡文學。正如作家血紅所說,網絡文學一直在兢兢業業、勤奮踏實地發展,從業者對自身的要求、對未來的期盼也越來越高,大家都看到了網絡文學的燦爛前景,越發不能容忍“三俗”作品、“擦邊球”作品對網絡文學的抹黑。網絡文學需要高質量發展,走正道、創新局,方能走得更好、更遠。
(作者:顏維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