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中國館展現生態之美(策展手記)

王之綱

2019年06月20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世園會中國館夜景

步入式多幕影像空間

茂林竹居

萬園之園

  2019北京世園會是自昆明世園會、上海世博會之后,中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中國館作為世園會的核心地標,以自然平和的方式,詮釋中國生態文明。清華美院副教授張烈擔任世園會中國館總策展人,以“錦繡中華·生生不息”為主題,將中國園藝文化精髓展現的淋漓盡致,向世人展示中國綠色生態觀和最新科研成果。

  我很榮幸能作為“祥和逸居”數字體驗空間的導演和創意總監,在這樣一個國際最高級別的園藝博覽會留下自己的作品。“祥和逸居”數字體驗空間是中國館生態文化展區重要的展項之一,我們通過數字影像描繪古代的文人雅客茂林竹居的生態狀態和皇家園林的氣度,營造生態普惠空間,傳遞“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民生福祉”的生態觀。

  在這個展覽的空間設計上我們也做出了一些大膽的嘗試,經過和世園會中國館總策展人張烈的反復討論,創造性採用了步入式的多幕影像空間。充分利用現場的兩個矩形空間,結合兩道全息紗幕,使用先進的集成播控系統,塑造真實三維空間的步入式沉浸式游覽體驗。

  “祥和逸居”內容上整體分為兩大章節。第一部分“茂林竹居”,我們以宋代名畫《十八學士圖》《西園雅集圖》為載體,通過動態數字展示將古代文人墨客茂林竹居的自然園藝觀全新解讀。運用國畫中水墨暈染的方式,從局部到整體,逐一展示兩幅畫作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古代畫卷與現代科技的創意結合,也為沉浸式空間的畫面奠定基調。

  第二部分“萬園之園”則是以圓明園昔日盛景為代表題材,將清代名作《圓明園四十景》中的皇家園藝風採通過數字視覺重新展現。圓明園作為皇家園林中的典范,在規模、規格和技術等各方面都代表了古代園藝發展的巔峰。我們選取圓明園裡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景觀,通過數字化手段,再現圓明園從冬到秋四季的變化,在四季變化中讓觀眾感受到園藝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從而傳遞出古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為了讓畫面更加生動真實,影像內容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靜一動全部通過三維軟件制作完成。但是這次的制作有別於常規的三維制作流程,我們為了更好地實現三維立體國畫效果,自主研發了一個可自動生成三維立體國畫效果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在短時內自動模擬國畫工筆重彩中的勾線、筆觸、暈染等技法效果,這也為我們能夠高質量、高水准地完成制圖工作提供了保障。

  “祥和逸居”是我們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我們運用光影和紗幕展現了從古至今、從宋代到清代,中國文人雅士茂林竹居的自然生態觀,彰顯皇家園林的恢弘氣度。數字視覺體驗與中國生態文化完美結合,向世界展現中國綠色生態之美。

(責編:韋衍行、丁濤)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