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巡禮(13)

廣西美術館:壯鄉的一張文化名片

本報記者  劉佳華

2019年06月20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廣西美術館外景

觀眾在參觀展覽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外國藝術家到廣西美術館參觀、交流

廣西美術館館藏作品《百色1929——記鄧小平、李明瑞、韋拔群、張雲逸、俞作豫》
黃月新 孔慶堅 覃繼剛 羅啟康

廣西美術館館藏作品《廣西大學的創辦》
雷務武

“奮進·輝煌——廣西美術館館藏廣西近現代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現場

廣西美術館館藏作品《荷塘清趣》
湯 漾

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展廳

  坐落於南寧市五象新區的廣西美術館,集廣西美術館、廣西書法館、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為一體,2013年1月18日開放。

  

  為文藝交流搭建平台

  6月14日,由廣西美術館、廣西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海天一線冠嶺情——全國美術名家北海寫生作品展”在廣西美術館開展。看著觀眾們駐足於一幅幅作品前認真欣賞,廣西美術館館長龍建輝笑容滿面。

  “我們組織大型全國性寫生活動,集合了廣西本土和國內優秀美術創作力量,挖掘地域資源,展現壯鄉山川人文新貌,用畫筆描繪廣西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龍建輝說,從2017年啟動至2019年年初收官,寫生團隊分期分組前往廣西北海、賀州、三江、桂林開展寫生,本次展覽展示的就是寫生活動首站北海的創作成果。

  年過花甲的廣西藝術學院教授謝森是參與寫生的名家之一,他說:“美術館往往只是辦展,辦活動的不多見,廣西美術館主動性強,組織畫家寫生,搭建交流平台,很有意義。”

  廣西美術館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有現代化展廳15個、藝術工作室10個,展廳面積約1萬平方米,展線總長約1700米,設施齊全。它的精品展廳更是具備國際級藏品交流、展覽功能。

  開館6年來,廣西美術館已成功舉辦大型精品展覽153個,開展交流、研討活動60場,館藏精品803件,接待各國、各地觀眾200多萬人次,成為廣西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藝術交流新平台,也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區域性的美術藝術研究中心、收藏展示中心、學術交流中心。

  “我們以梳理廣西美術為重點,盤活豐富的本土資源,挖掘名家的歷史價值,同時加強與學術機構、重點美術館的合作,注重引進美術史的經典作品,提升影響力。” 龍建輝說。

  龍建輝坦言,美術館曾拒絕過一些展覽和作品。“美術館雖然年輕,但是走得很穩,因為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藏品必須是精品,辦的展覽也必須是精品展。展覽要引導審美方向,美術館要起到美術教育的功能。”

  為公共教育提供載體

  前不久,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廣西美術館“畫說周末——廣西美術館公共教育系列活動”榮獲2018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這讓王惜慧很激動。

  王惜慧是廣西美術館公共教育項目負責人,她多次負責策劃舉辦“畫說周末”活動,見証了它一年多以來的成長。“畫說周末”以親子、師生共同創作等形式開展現場繪畫活動,通過繪畫體驗提升觀眾對藝術的感知,引導參與者用藝術的方式去思考、表達以及激發他們進行美術創作的熱情。

  “在普及美術公共教育的同時,能讓參與者跟家人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增進跟家人的感情,有一個美好的回憶,我覺得還是很棒的!”王惜慧說。

  有一次活動,很多人參加,剛好公安廳組織民警及家人來美術館參觀,美術館就臨時加了桌椅,邀請他們加入。王惜慧回憶道:“民警們很少有時間陪家人,那次,他們以我們的活動為契機,帶著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一起認認真真完成書法、繪畫作品,場面很溫馨,我覺得很欣慰。”

  “美術館要專業性和公益性並重!”龍建輝說,廣西美術館致力於推廣公共文化藝術服務,已累計開展公共教育活動3000余場,打造了“有章運動”“畫說周末”等5個公共教育活動品牌。這些活動兼具娛樂和教育功能,形式活潑,吸引了近2萬人次參與。

  “當我看到盲人參與者在老師手把手幫助下,小心翼翼觸摸展品﹔看到老奶奶推著坐輪椅的老爺爺,在一幅幅展品前認真欣賞﹔看到部隊官兵參觀展覽后給我發來他們業余時間創作的作品請我指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龍建輝說。

  為篆刻藝術打開窗口

  “今年年初,美術館來了位老先生,帶著很多印章,說他特意從美國趕來與我們進行篆刻藝術交流。他對我們的篆刻藏品很贊賞。”提及廣西美術館中的篆刻藝術館,龍建輝難掩自豪。

  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是全國第一個以專門展示篆刻藝術為主的特色藝術館,填補了廣西篆刻藝術展示平台的空白,也填補了中國篆刻藝術作為藝術館方式進行展示、交流的空白。

  篆刻藝術館收藏有98方國家級篆刻大師的作品和37方日本篆刻大師的作品,展覽內容為印章作品、石材、印譜、手卷、冊頁和書籍、書畫作品、現實生活用品等。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已多次成功舉辦展覽,包括“廣西(中國)首屆篆刻藝術展”“中國藝術研究院院藏篆刻精品展”。

  在篆刻藝術館,“出古入新——當代著名篆刻家臨創展”展廳內,幾位藝術愛好者邊看邊拍,不時小聲討論。這個展覽分臨摹作品、臨印的原始印樣及臨印感想和原石作品三部分,清晰表達出當代著名篆刻家們從臨摹到創作的方法、目的和效果。

  數字化展廳是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獨具特色的設計之一,將高科技手段與中國傳統篆刻藝術相結合,通過數字影像、聲光多媒體、LED顯示、數字三維虛擬展示等高新技術設備,展示中國篆刻藝術幾千年的文化內涵。

  “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是當代印人自己的藝術館。”龍建輝說,作為展館,它還年輕,但是作為傳承和保護中國篆刻藝術的重要基地和橋梁,它意義非凡。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廣西美術館提供)

(責編:韋衍行、丁濤)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