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苗寨的燈火(新時代之光)

張  策

2019年06月22日06: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江千戶苗寨
  影像中國

  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的燈火是有名的。夜幕降臨,燈便一盞盞地亮起來,很快,整座山都成為燈的海洋。

  這千戶燈火是錯落著的,仿佛是隨意間落在山間的星星﹔但它又是人們精心安排的,這裡那裡,該有燈的地方都有,有著深深淺淺、高高低低、紅紅綠綠的區別。坐在觀景台上,煮一鍋酸湯魚,喝一杯醇香的土酒,燈火便在人們眼前時而迷離時而清晰,有活潑的性情。酒酣后入睡,燈卻依然在夢裡亮著,偶爾醒了推窗,卻發現夢還在眼前。

  我曾兩次到千戶苗寨。前一次來去匆匆,不曾過夜,也就沒能領略千戶燈火的魅力,只是因朋友的介紹,而有幾分期待和向往。第二次來,卻真是被這燈火震撼到,更被深深地感染,仿佛在精神上,也一下亮起來。

  這次到西江千戶苗寨,又參觀了西江鎮派出所。派出所位於苗寨的一條窄街上,別致的卵石牆和木窗櫺,讓派出所標識融化在民族風情裡。派出所的燈當然是徹夜不熄的,這盞燈的內涵,不只是用“明亮”這個詞匯可以涵蓋。

  這就讓我想到楊啟明。普通戶籍民警楊啟明,軍隊轉業干部,土生土長的苗族人,千戶苗寨的兒子,一個仿佛命中注定就與燈火有緣的人。為了苗寨的防火安全,他便成了這裡一盞不熄滅的燈。我們這次到苗寨,其實是為他而來。

  說起當年的苗寨,憨厚的他隻輕描淡寫般地說:怕失火,都是木結構啊。讓用慣火塘的苗族群眾改變用火方式,注意防火安全,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宣傳不能有絲毫的鬆懈。楊啟明每天在寨子裡走,用苗語、當地方言和普通話宣傳防火。他辦公室的燈光,常常是亮著的,他堅定不移地認定,自己就是苗家的兒子,千戶苗寨就是自己的家。

  今天的苗寨,已經有了互聯網,有了敘說苗族歷史的大型歌舞,有了讓游客饞涎欲滴的各色美食,當然,更有了讓人流連忘返的千戶燈火。多麼美麗的夜晚呀,每一盞燈下都是笑臉,每一間木屋裡都是歌聲,路邊的花花草草悄悄地綻放著,而楊啟明,仍然在窄街上慢慢地走。穿著警服,或者穿著他的苗族服裝。在我的眼裡,他竟然更像是一盞明亮的燈,這盞燈游走在家鄉的土地上,越來越明亮。

  走在寨子干淨的窄街上,我們稱贊老楊的工作,而他卻皺起眉說:莫說了,我的工作還沒做好。他告訴大家,今年3月,有位獨身老漢,喝醉酒后不小心把自家的房子燒了。好在那把火隻燒塌一間木樓,而且二十分鐘就被扑滅。現在寨裡建起消防隊,小伙子們動作很利落。但楊啟明依然自責,覺得就是沒做好。這份內心深處的責任感,讓我們感動不已。

  那晚我們住在苗寨的木屋裡。拉開窗帘,打開窗戶,讓清涼的夜風把螢火虫般的燈火送進夢境。朦朧中,我仿佛聽見楊啟明的大喇叭又響起來。苗語,我聽不懂﹔當地方言,我也不懂。而老楊的普通話,竟讓我笑起來,卻也還是似懂非懂。但是,這些我聽不大明白的語言,卻給了我安寧,讓我在不眠的苗寨安然入夢。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2日 08 版)
(責編:白宇、岳弘彬)

推薦閱讀

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堅定文化自信 展現中國底氣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6年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引領下,我國的文藝創作走向空前繁榮。展望“十四五”,新時代的文藝必將繼續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迎來更美好的春天。 【詳細】

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如何打造脫貧攻堅題材文學精品? 人民網文娛部邀請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研究員何向陽,貴州省文聯、作協主席歐陽黔森,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為我們講述“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的歷程和收獲,分享創作心得和感悟。 【詳細】

精彩推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