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廣州:六旬老人用畫作定格城市變遷和繁華

2019年07月01日08:25 | 來源:新快報
小字號
原標題:與其說他用鋼筆畫高樓 不如說他用感情寫歷史

  ■吳立中向記者介紹畫作中的故事。 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攝

  ■吳立中用鋼筆記錄的白雲新城3座建筑的成長瞬間。 受訪者供圖

  清晨,在廣州市白雲區白雲新城正在建設的一處工地上,高懸的吊塔和來回穿梭的鏟車正在緊張作業。一名老人頂著烈日,在機器的隆隆聲中繞著工地走了一圈。“這棟大樓很快就會封頂,到那個時候,我就可以畫下這棟建筑了。”老人一邊說,一邊為心中的畫作打腹稿。這幅畫作,將是近10年來他為白雲新城核心區重大項目建設畫下的第36幅畫。老人名為吳立中,退休前曾任高級工程師等,現在的身份是白雲區的街坊。他每天穿行於白雲區的街巷,用鋼筆繪畫,定格城市記憶,用感情書寫歷史。

  十幾年前結緣白雲 決心用畫作見証變遷

  吳立中出生於軍人家庭,1980年,他大學畢業,踏著父輩的足跡成為了一名軍人,曾任廣州軍區空軍勘察設計院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在他的手中,曾誕生獨具代表性的設計圖紙,先后獲得全軍、空軍優秀設計獎67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3項,被軍區評為“十佳科技干部”和戰備工程先進個人,兩次榮立三等功。

  在軍營中,吳立中逐漸培養了自己的愛好——素描。“當時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我就找了一塊塑料板,用迷彩布包上。”吳立中向新快報記者展示了他的畫板,時光荏苒,這塊速寫板陪伴他近40年,迷彩布變成了淡淡的淺綠色,邊角都已經磨白。

  吳立中與白雲區結緣,得從舊白雲機場講起。“老廣州人都知道,今天炙手可熱的白雲新城核心區,過去一度是舊白雲機場片區。2004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來到白雲區,看到這裡還是一片空地。”吳立中回憶說,后來他在這裡生活和工作,看著白雲新城漸漸有了寬闊的道路,有了樹木掩映和高樓矗立,便萌發了用鋼筆將這些場景畫下來的想法。

  退休后,吳立中的空閑時間多了起來,因為對建筑有著濃厚的感情,他最喜歡在白雲新城周邊散步,找到好的位置或者靈感,就就地而坐,拿出畫板畫素描。他用鋼筆勾勒線條,填上淡淡的色彩,用手和心描繪白雲區成長的過程。

  一人一畫板畫建筑 曾在馬路中安然作畫

  在白雲區的藍天花園展覽室內,新快報記者看到了吳立中筆下的《日新月異的白雲新城鋼筆速寫畫》系列畫作,從舊機場到總部經濟集聚區,白雲新城經過多年的規劃和建設,城市發展骨架漸次成型,綠地中心、南方航空大廈、白雲萬達廣場、雲璟匯,以及廣州體育館、廣州市兒童公園、白雲國際會議中心等建筑地標的蛻變軌跡清晰可見。

  “這是綠地中心即將封頂時的景象,這是2014年的廣州市兒童公園大門……”吳立中向新快報記者介紹,他畫白雲區已有10余年了,關於白雲區重要建筑的畫作就有100多幅,其中關於白雲新城的就有35幅。這些畫作不僅融入了他對白雲區的情感,也承載了一座城市的記憶。

  吳立中偏愛施工中的建筑,在他的畫作中似乎能聽到工地現場傳來的施工聲,能看見城市的一磚一瓦。

  “以前工作日需要上班,我就利用周末在街巷間走動,看到地標建筑就開始畫。遇到正在施工的高樓,我就計算著日子,到高樓即將封頂的時候,我就帶上紙筆到施工現場畫畫。”吳立中介紹。

  和攝影不同,要畫下一棟建筑,必須實地環繞觀察,從開工建到兩三層的時候就開始研究,每隔一段時間再去看看。而且建筑施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需要敏銳的觀察力,還要有良好的美術功底。

  吳立中介紹,有一次,他為了尋找好的角度,坐在馬路中間的安全島作畫,有司機開車經過停下等紅綠燈時,搖下車窗探出頭來看了他一眼。“可能司機大佬心想,這個人是不是傻了?大熱天坐在馬路中間畫畫。”他開玩笑說,他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目光,隻要找准位置,就拿出工具作畫。

  拒絕他人高價求畫 畫中一磚一瓦皆是情

  “手裡拿著的是鋼筆,畫錯一筆都不行,否則就要重新開始。”吳立中說,為了畫下重要的一刻,他時常要在烈日高照的日子前往現場。“頂著大太陽,塵土飛揚,在這種高溫悶熱的天氣裡,最少要呆上一個小時。滿身汗水不說,還經常遭到蚊子‘圍攻’,被咬一身包”。

  吳立中今年已經63歲,每天帶著畫筆和那個已經39歲“高齡”的速寫板,穿行於白雲區的街巷之間,用鋼筆繪畫,回家后再進行修正上色。最多時,他一天會去3個工地。

  “有人說我傻,畫這些建筑又掙不了錢,我覺得我不傻,照片偏重寫實,畫作則多了幾分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構圖、色彩不拘一格,我就是想把這些重要的時刻定格成藝術品,以后別人也可以見証這些時光。”吳立中說。

  曾經,他靠雙腳丈量白雲土地,手繪白雲。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小汽車,一有時間就開著車到處看看,尋找正在施工的建筑。

  “以前,我畫城市的成長變遷,如今,我畫它的繁華和喧囂。”吳立中坦言,他對白雲新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每一幅畫都是他珍貴的記憶,這是他對白雲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曾有人想花高價買下他的系列畫作,都被他拒絕了。“我希望我的畫,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白雲區的前世今生。如果有需要,我將捐出,對外展覽。”

(責編:湯詩瑤、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